言畢,陳懿對著兩人再次深深一拜。
韓約上前扶起了陳懿,道“若吾等前去賊營,被賊人扣留,如之奈何”
陳懿正色道“若賊人敢扣留兩位先生,吾愿親自前往營救”
話已經說到了這個份上,邊允、韓約縱然心中有所疑慮,終究還是為了全郡百姓,準備以身犯險。
陳懿為了以示隆重,還召集了十數位城中有名望之人,讓他們跟隨邊允、韓約身旁,一同前往勸降王國、宋建。
這些人本來并不愿往,不過得知邊允、韓約兩位名士也會前去,也都不再推遲。
就這樣。
邊允、韓約以及允吾城內十數人,帶著金城郡守陳懿的勸降文書,前往令居縣城的護羌校尉營地。
護羌校尉營地。
當王國、宋建得知,大名鼎鼎的邊允、韓約兩位名士前來,當即親自出營相迎。
看著熱情洋溢的兩位匪首,邊允、韓約也是悄悄松了口氣。
這一趟,他們至少沒有生命之憂。
進入營寨,雙方寒暄過后,邊允當即拿出了郡守陳懿的招降文書,道“使君聞兩位首領欲歸順朝廷,特遣我等前來傳遞文書。”
未曾想,邊允話尚未說完,就被宋建揮手打斷。
宋建笑著說道“今日我要大擺宴席,迎接諸位賢才,其余諸事,一概不理。”
情況,好像有些不對勁啊。
邊允、韓約兩人對視,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了憂慮。
果不其然。
此后數日,他們每當提及招降之事,王國、宋建就避而不談,兩人感覺不對想要辭別,卻被強行留在了營中。
他們知道,自己等人已經被王國、宋建軟禁了。
與此同時。
初次前去會見陳懿的那人,又帶著王國、宋建的文書,來到了允吾面見陳懿。
陳懿沒有看到邊允、韓約等人,也沒有看到王國、宋建帶兵前來投降,當即心中起疑。
他出聲問道“兩位先生為何沒有隨伱返回”
那人拜倒于地,道“首領本以為,郡守會親自前去招降,卻只看到了邊允、韓約等人,當即有些不悅,將他們暫留營中,每日好酒好肉伺候。”
“兩位首領說了,郡守不親自前往,他們并不放心投降。”
陳懿聞言大驚失色,一時不知該如何行事。
郡丞當即大怒,指著那人喝道“賊子安敢扣押兩位先生”
他隨后對著陳懿一拜,道“此乃賊人奸計,欲賺使君前往敵營,萬不可以身犯險”
那人卻是惶恐拜道“兩位首領絕無二心,不過他們只相信使君,若使君不親自前往勸降,首領始終心中不得安寧,擔心朝廷日后問罪啊。”
陳懿心亂如麻,揮退了那人,難以抉擇。
沒過多久,邊允、韓約以及允吾城內的十余位名流被扣留在敵營之事,很快就城內傳開。
那些名流的家眷,每日前來郡守府哭鬧。
許多敬重邊允、韓約的士人以及百姓,也都對陳懿這位郡守指指點點。
一時間,允吾陷入了混亂之中。
陳懿迫于壓力,既想要救回邊允、韓約等人,又想要招降王國、宋建及其麾下,就打算只身前往敵營,勸說兩人投降。
郡丞勸道“賊人并非信義之輩,反復無常,使君孤身前往恐會遭賊人加害。”
陳懿搖頭苦笑道“邊允、韓約以及城中名流,皆因我之故而身陷敵營,若吾不前往救援,恐怕也自身難保。”
郡丞聽到這里,無言以對。
以那些被扣留之人在金城郡的名望,如果他們有什么三長兩短,不需賊人動手,憤怒的人群就會將陳懿這位郡守撕成碎片。
哪怕陳懿此時棄官逃走,也可能會被朝廷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