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由周湛周子清擔任安豐縣長。
雖說以安豐縣實際的戶口,周湛若如實上報,早就能夠升為安豐縣令了。
不過為了讓轄地百姓少納稅,周湛還是繼承了周琦的政策,暗中隱匿了不少貧困家庭的戶籍。
如此一來,這些百姓也就不用給朝廷納稅。
周琦如今雖然已經不再是安豐縣長,可是整個安豐境內,周琦的名望仍舊無人能比。
安豐百姓,只知周琦之名而不知天子之名。
至于戲志才,如今也已經續弦,還生了一個兒子,家庭生活倒也美滿。
許褚、典韋、項弘、周承、周湛、陳文、周瑾等人,也都成家立業。
雖然沒有獲得朝廷封賞,周琦卻也為他們置辦了不少產業,足以讓眾人在安豐縣成為新的豪強大族。
除了未能獲取官職以外,眾人生活都非常美滿。
卻說蓋勛領了詔令,知曉天子條件太過苛刻,所以決定親自奔赴安豐縣,當面與周琦述說此事。
從雒陽到安豐縣,蓋勛所過之處,黃巾余孽以及盜匪橫行,官府剿之不絕,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饒是如此,仍舊有貪官污吏橫行四方,逼得百姓家破人亡。
“哎”
看著滿目瘡痍的大漢江山,蓋勛忍不住深深嘆息。
“中原之地尚且如此,更不用說是被賊人占據的涼州了,試問誰能光復漢室,還百姓以朗朗乾坤”
蓋勛暗自思忖,居然有些潸然淚下。
“校尉,過了這決水,前面就是安豐縣了”
蓋勛正為大漢命運哭泣的時候,卻是聽到了隨行士卒的聲音,他悄然擦掉淚水,眺望著浩浩蕩蕩的決水,一時間居然有些失神。
他看著決水之上來往不休的船只,以及官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以及商隊,忍不住心中起疑。
他尋到一位商人,問道“我觀潁川、汝南皆盜匪橫行,民生凋敝,廬江郡情況雖好了許多,其余地方卻也沒有如此多商旅啊。”
那名商賈看到蓋勛,就知對方乃是朝廷官吏,當即不敢怠慢,開始述說原委。
“貴人有所不知,潁川、汝南混亂,乃是因為黃巾賊寇曾在兩地肆虐,縱然被官兵擊潰,仍有不少人嘯聚山林,以打家劫舍為生。”
“廬江郡未遭黃巾肆虐,自然好上許多。”
“至于為何此地商隊來往不絕,卻是多虧了故安豐縣長周郎。”
“周郎不僅驍勇善戰,屢立戰功,而且治理地方也頗有手段,執政短短數載,安豐縣就從廬江郡最窮困、困亂的縣城,變成了最富庶、繁榮之地。”
“他如今雖然早已經辭官,卻仍舊居住于安豐縣,境內可謂路不拾遺、夜不閉戶。”
“最重要的是,安豐縣對待商賈并不歧視,也不橫征暴斂,而且每每都能出現許多比較新奇的玩意兒,這些東西,可都是那些貴人非常喜歡之物。”
“我們只要來此購買貨物,轉手再賣往別處,往往都能大賺一筆。”
蓋勛聞言,心中微動,道“安豐縣雖然政治清明,但是你們這些商賈從別處前來行商,難道就不怕遭遇劫匪嗎”
那名商賈聞言卻是笑道“貴人有所不知,我們只要是來安豐縣行商,就連盜匪都不敢劫掠貨物,只需繳納些許過路費即可。”
蓋勛疑惑的問道“為何如此”
商賈對曰“周郎雖已辭官,然其麾下部曲卻都是百戰之師,驍勇無比。”
“廬江郡境內,但凡有盜匪敢劫掠、殺戮前來安豐縣的商賈,周郎就會帶著部曲前去剿滅賊人。”
“幾波賊人被剿以后,自然無人再敢劫掠商隊。”
“就算有些盜匪實在活不下去,亦可前來安豐縣定居,只要未曾犯下大罪,安豐縣長都會將他們安頓下來,給予一些營生。”
蓋勛聞言,不由嘆道“以一介白身與麾下區區部曲,都能震懾全郡賊寇,若大漢多幾個子異這般人才,豈不國泰民安”
與商賈聊了許久,蓋勛才坐船渡過決水,進到了安豐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