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讓眼神微動,道“此事皆由使君一言而決,吾不便多言。”
陳溫聞言,臉色變得越加難看。
他本以為,自己如此善待邊讓,對方起碼會站在自己這邊。
未曾想,邊讓居然會是這種態度。
他再次將目光放在了顧雍身上,問道“不知顧縣長以為,吾應當如何應對”
別看顧雍只是區區一介合肥縣長,卻也出身吳郡顧氏,顧氏的態度非常重要,陳溫這才會出言試探。
顧雍垂下腦袋,道“吾不過區區一介縣長,如何敢妄議此事。”
未曾想,顧雍雖然年輕,卻也老奸巨猾,看到邊讓都不愿多言,也就沒有明確表態。
眼看陳溫面露失望之色,顧雍忽然說道“吾聞陸季才在九江擔任郡都尉,陸氏乃吳郡第一大族,影響力非同凡響。”
“使君心中既然疑惑,何不請來陸都尉商議一番”
同為吳郡四大家族,顧雍也想看看,出身陸氏的陸駿對于周琦擔任揚州牧之事,究竟是何看法。
陳溫聞言心中微動,急忙派人去請陸駿前來議事。
陸府。
“咳咳咳。”
九江郡都尉陸駿捂著胸口,劇烈咳嗽了幾聲,臉色漲得通紅。
他身體本就不太好,入冬以后受了些許風寒,更是咳嗽不止,藥石無效。
“父親,喝點熱湯吧。”
床榻旁邊,陸駿年僅七歲的兒子陸議,急忙端上來一碗熱湯,臉上滿是關切之色。
“吾兒真懂事”
陸駿喝了點熱湯,略微出了些汗,感覺舒服了很多,不由摸著陸議的小腦袋說道。
陸駿雖出身吳郡陸氏,卻并不以自己的出身以及成就而感到驕傲,反而因為自己這個年幼便聰慧異常的兒子,由衷感到自豪。
陸議雖只有七歲,卻早早便展露出了非同尋常的才能,若是悉心栽培,未來必會成為陸氏執牛耳者。
“都尉,刺史有請。”
陸駿正準備起床走走,忽然聽到了下人的聲音,不由眉頭微微皺起。
“可知刺史何事尋我”
對于揚州刺史陳溫,陸駿的態度十分復雜。
從感情上來講,陸駿應該感謝陳溫以及邊讓,若無二人舉薦,他也沒有辦法擔任九江郡都尉這個官職。
因為在此之前,九江郡并未設置郡都尉之職位。
這也是為什么,當周琦說要表陳文為九江郡都尉丞的時候,陳文會不敢置信了。
因為陳文尚且不知,九江郡居然也設置了郡都尉。
不過陸駿也有自己的想法。
在他看來,揚州刺史陳溫以及九江太守邊讓,雖然在士林之中頗有名望,卻也并不適合擔任現在的官職。
二人所長在于治學,而非理政。
也正是因為兩人壓不住局面,才會表陸駿這位陸氏子弟為郡都尉,才會表顧雍這位顧氏子弟為合肥縣長。
他們此舉,雖然對于揚州大族有利,卻也有著極大隱患。
揚州刺史陳溫根本掌握不住揚州局勢,天下太平尚好,一旦天下大亂,恐怕揚州各地就會形成割據之勢。
若沒有手腕高明的強勢之人整合揚州,揚州早晚會被戰火波及。
陸駿年少成名,學識淵博,心中自有一份傲氣,并不十分看得起陳溫、邊讓兩人。
下人聞言,當即說道“朝廷封車騎將軍周琦為揚州牧,不日就會前來揚州赴任,刺史正是為了此事,才會召都尉前去議事。”
陸駿聞言,不由眉頭微皺。
他轉頭看向自己年僅七歲的兒子陸議,問道“議兒,對于此事你怎么看”
陸駿自知自己兒子聰慧異常,所以每次無論遇到何等事情,都會詢問一下陸議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