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荊州刺史與南陽郡守皆乃當世名士,兩人被無端殺害,勢必會引起天下震動,士人豈會善罷甘休”
“我將你們帶到州牧府,并非為了軟禁或者治罪,只是想要把你們保護起來罷了。”
“吾知董卓把持朝政,倒行逆施,恨不能領兵前去征討,只恨初至揚州,尚未站穩跟腳,不敢妄動。”
“且對我有知遇之恩的蓋先生,此時正在雒陽為質,我若起兵討董,先生必死無疑。”
“如此,豈非陷我于不義”
“然吾討董之心尚在,不愿文臺兄因家眷而分心,這才命項伯德將你們帶入府中。”
“你們且安心住在此處,哪怕董卓假借天子名義,將謀逆之罪扣在文臺兄頭上,吾亦會護爾等周全。”
孫策見周琦情深意切,不似作偽,當即也有些動搖,不曉得其所言究竟是真是假。
至少在明面之上,孫策卻仍舊恭敬拜道“車騎將軍大恩,孫策沒齒難忘。”
周琦拍了拍孫策的肩膀,道“你們且安心在此地住下,但有所缺,盡管道來。”
言畢,周琦也不繼續在此地停留。
如今揚州未定,政務繁忙,而且周琦已有圖荊州之心,更是日理萬機。
他能夠抽時間來安撫孫策等人,也是不愿落人話柄。
至于孫策等人,周琦已經吩咐下去了,衣食住行皆不能短缺,只要他們不是舉家出走,哪怕孫策、孫權一起離開府邸,都不會有人多管閑事。
正是因為周琦的這種態度,也逐漸讓孫策相信了對方的那番話,不似才開始那般戒備。
州牧府,書房之內。
周琦把荊州的地圖掛在墻上,指著江夏郡所在的位置,道“江夏扼守江水以后直接稱長江上游,又有大別山作為天險,占盡地利優勢。”
“此地,吾必取之”
說到這里,周琦右手食指直接指向了江夏郡所在位置。
戲志才略作沉吟,而后問道“明公欲取江夏還是荊州全境”
周琦毫不掩飾自己的野心,道“荊州刺史與南陽郡守先后被孫堅所殺,孫堅這位長沙太守也離開了荊州,前去討伐董卓。”
“北上之前,孫堅還強征了荊州許多士卒。”
“現在荊州空虛,正是奪取荊州全境的最佳時機。”
“正所謂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有此機會,吾自當奪取荊州全境”
未曾想。
戲志才聽完了周琦的這番話,卻是并未出言附和,反而眉頭緊皺,欲言又止。
周琦心中不解,忍不住問道“志才可是有不同看法”
戲志才斟酌了一下語言,道“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此時董卓亂政,天下洶洶,正是英雄聚集,鏟除國賊之際。”
“明公不參與其中便罷,若反而趁機奪取荊州全境,必會引得天下之人口誅筆伐,就連董卓也會因此忌憚明公。”
“明公曾言生逢亂世,當高筑墻、廣積糧、緩稱王。”
“愚以為,此乃至善之言也。”
“若明公此時奪取荊州全境,有悖于此番言論,亦會鋒芒太露,以致成為眾矢之的,大為不妥。”
“且明公初至揚州,麾下只有三萬可用之兵,揚州諸郡尚未徹底掌握,后方不穩。”
“明公欲興兵攻取荊州全境,必會征調大量士卒,亦會消耗許多糧草。”
“若事情順利,能夠輕而易舉奪取荊州全境,尚且好說。”
“一旦受挫,糧草不濟,以致無功而返,必會有損明公威名,彼時莫說攻取荊州,恐怕揚州亦不復為明公所有矣”
周琦聞言,細細品味著戲志才的話,隨后只感覺后背冷汗淋漓。
他只想著此時荊州空虛,想要一舉拿下荊州全境,繼而占據荊、揚兩州,虎視天下,卻忽略了許多其他的事情。
很多時候,當人們看到巨大的利益與餡餅之事,極有可能會迷失自我。
周琦便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