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諸侯并起
壽春,州牧府。
周琦正整頓揚州之際,忽然收到袁紹、袁術兩人書信。
袁紹書信里面,痛斥董卓罪行,又為袁氏哀悼,希望周琦能夠盡起揚州之軍,并力討賊。
周琦回書,婉言拒絕,以董卓拿蓋勛生命威脅之事告知袁紹,并且誠懇表示吾并非不愿討董,卻不忍置先生于死地。
至于袁術的書信,卻是幫孫堅說話。
此時的孫堅,已經投靠了袁術,得知自己家眷都被帶到州牧府以后,懇請袁術幫忙。
周琦亦是回信,告知袁術自己并無害孫堅家眷之心,之所以如此行事,也是為了保護他們的安全。
若孫策等人想要離去,周琦絕不阻攔。
回絕了兩人,周琦當即召來戲志才、張允、顧雍、邊讓、全柔、陳溫等人前來議事。
周琦謂眾人言“諸侯齊力,起兵討董,不知諸位對于未來局勢如何看待”
眾人聞言,皆面面相覷,大多數人都是斥責董卓亂政,卻沒有說出什么有建設性的看法。
周琦隨后將目光放在全柔身上,道“全中郎自雒陽回返不久,應該最了解當前雒陽局勢,可有高見”
全柔略作沉吟,繼而說道“董卓出自西州,少為將帥,閑習軍事,南征北戰,驍勇異常,又扼守要地,易守難攻。”
“反觀袁本初兄弟,皆為公卿子弟,生處京師;張孟卓東平長者,坐不窺堂;孔公緒清談高論,噓枯吹生。”
“除曹孟德與孫文臺以外,余者皆無軍旅之才,臨鋒決敵,不如董卓遠矣。”
“且諸侯雖舉袁本初為盟主,終究未得朝廷冊封。諸侯雖眾,卻尊卑無序,各懷心思,若恃眾怙力,恐會各自擁兵,以觀成敗,不肯同心共膽,與齊進退也。”
“況山東承平日久,民不習戰;關西頃遭羌寇,婦女皆能挾弓而斗。并、涼之人與羌、胡義從,皆邊塞悍勇之輩,董卓爪牙也。”
“雙方若戰,猶驅虎狼以赴犬羊,鼓烈風以掃枯葉,諸侯恐難御之”
說到這里,全柔略作遲疑,繼而說道“唯二能與董卓交戰者,必曹孟德與孫文臺是也。二人都曾領兵,頗通兵事。”
“然此二人人微言輕,若無諸侯鼎力支持,終究獨木難支”
周琦聞言,不由對全柔刮目相待。
他沒想到,邊讓給自己力薦的這位從事中郎,居然有此等見地,倒也非凡。
有了全柔開頭,眾人當即也不再藏著掖著,開始暢所欲言。
除了邊讓、陳溫以外,幾乎所有人都不看好關東諸侯的未來。
及至終了。
周琦嘆道“此戰過后,無論誰勝誰負,天下都會進入諸侯并起的時代。”
對于周琦的這番話,眾人卻沒有出言反駁。
此次諸侯討董,已經使得朝廷威信盡喪,諸侯擁兵割據已經必不可免。
北方以及中原之地,很有可能會迎來長久的戰亂。
戰亂一起,不管是高高在上的世家大族,還是雄踞一地的地方豪強,只要沒有站好隊,都有可能會被清洗。
此時。
他們反倒慶幸自己位于揚州,有了手握重兵且雄才大略的周琦在此,揚州可以穩定許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