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勛一心忠于漢,這與周琦的野心不符。
蓋勛一日不死,則周琦一日不能有反叛之舉,否則必失天下所望,名聲盡喪。
活著的蓋勛,也只會成為周琦的掣肘,再也不能成為助力。
這也是為什么,當初在洛陽城外與董卓對峙之時,周琦如此爽快就答應,留下蓋勛為人質了。
只不過。
周琦雖然重重算計,終究還是敬佩蓋勛為人,對其也有著深深的愧疚心理。
若有可能,他也不愿這么做。
可相比起江山社稷,以及自己的宏圖大業,這點私人感情又算得了什么
假如沒有蓋勛的臨終絕筆,周琦得知對方死迅以后,縱然會心中悲痛,卻也不至于昏迷過去。
只因為那封書信,讓他后悔不已,扼腕嘆息。
你道為何
原來在書信之中,蓋勛已經明確說出吾知子異素有大志,或存改天換地之心,然君子論跡不論心,至少從現在看來,子異所行所為于國于民皆有利也。
若天下太平,子異必為治世之能臣;一旦朝廷威嚴盡喪,諸侯逐鹿四方,子異亦為一方梟雄是也。
吾本一心興復漢室,奈何人微言輕,力有不逮,只能坐視董卓亂政,踐踏王室,禍國殃民。
今大廈傾覆,朝綱崩壞,諸侯割據,亂世已成,不可逆也。
吾知子異志向,不求能夠再興漢室,只望君能早日清平亂世,救命于水火之中。
蓋勛絕筆。
這封書信之中,絲毫不提他自己所受的委屈,也沒有指責周琦的意思,只是希望能夠早日天下太平,百姓安居樂業。
這份大仁大德,以及那寬廣的胸襟,終究還是讓周琦破防了。
他如果早就知道,蓋勛看到山河破碎,并不愚忠于漢室的話,或許就不會坐視對方死于長安了。
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偽命題。
蓋勛雖然已經看清了這個時代的本質。
但他只要活著一日,哪怕明知不可為,仍舊會選擇忠于漢室。
或許正是因為如此,他才會慢慢的放逐自我,讓自己在病痛中逐漸消亡,就好像提前在預示著大漢的未來。
現在他死了。
也就可以放下心里的包袱,讓塵歸塵土歸土。
只不過,他還是牽掛著萬千黎民。
想到以上種種,周琦忍不住抱頭痛哭。
不知過了多久,他終于止住了哭聲,抬頭看著那道刺破蒼穹的光束,喃喃自語“這個時代,或許再也沒有像先生這樣的人了。”
“我在此向先生發誓,哪怕窮極此生,亦要掃平亂世,讓天下百姓重新過上安定繁榮的日子,讓漢人不再經歷五胡亂華那種慘劇。”
“這條路上,誰敢阻攔,吾必斬之。哪怕殺盡世家,屠盡諸侯,亦要完成此誓”
“轟隆隆”
隨著周琦發誓完畢,天空之中忽然有一道驚雷炸響,只見刺眼的閃電劃破蒼穹,仿佛開天辟地。
“嘩啦啦。”
緊接著,大雨傾盆而下。
周琦張開雙臂,仰面擁抱天空,眼中的迷茫與萎靡一掃而空。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