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是有此想法,魯肅表面卻不動聲色,道“實不相瞞,吾主與田元皓相談甚歡,恨不能抵榻而眠。知其此行乃為結盟之事,欲留先生于揚州任職,以彰顯兩家之友好。”
“吾此來冀州,正是為了此事。若將軍同意田元皓任職揚州,揚州便與冀州永結盟好,共御外敵。”
魯肅話音落下,除了沮授以外,其他人全都面露喜色。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
袁紹手下更是派系林立,以逄紀、辛毗為首的外來元從派,雖然職位并不高,卻深得袁紹器重,被其引為心腹。
以沮授、田豐回首的冀州本地士人,袁紹為了穩定人心,對他們大加封賞,占據了主要的官職。
而且袁紹麾下的武將,很多也出自河北。
如此一來,河北派系的勢力就顯得非常龐大。
這種情況,無論對于袁紹而言,還是對于逢紀這些心腹來說,削弱冀州派系的實力,對于他們都百利而無一害。
所以,如果能以田豐換取揚州的結盟,讓冀州短時間內不會受到來自南方的威脅,絕對是筆非常劃算的買賣。
不過沮授知曉田豐才能,覺得袁紹如果想要王霸天下,絕不能放過田豐這等大才。
而且有了田豐作為外援,他們兩人一文一武,也能讓冀州派系在袁紹手下穩坐第一把交椅。
眼看屬下各執一詞,有的贊成,有的出言反對,袁紹卻是輕咳一聲,示意眾人閉嘴。
他看著魯肅,有些為難的說道“元皓乃吾心腹肱骨之臣,怎能留于揚州為官”
魯肅正色道“將軍出身世族,名聲顯于海內,恩義播于四海,天下豪杰聞將軍之名,皆恨不能千里相投。”
“且冀州戶口百萬,人才輩出,豪杰眾多,將軍麾下豈缺田元皓一人乎”
“反觀吾主,出身寒微,名望不及將軍,真正賢德之士,未必愿意相投。”
“正是為此,才會任命我這乳臭未干之人為揚州別駕。”
“相比起將軍,吾主更需要田元皓此等人才。”
“舍一人,而得揚州二十萬兵甲、數百萬臣民為外援,孰輕孰重,還請將軍思之。”
袁紹被說動了,卻仍舊故作為難的說道“話雖如此,然元皓究竟是何想法彼若不從,孤豈可強人所難”
魯肅聞言卻是笑道“將軍但請放心,田元皓與吾主一見如故,相談甚歡。”
“且先生乃忠貞識大體之人,知曉一人得失與冀州安危相比,孰輕孰重。”
“若能以一人而換取揚州之盟約,想必不會拒絕。”
袁紹這才舒了口氣,道“既如此,那便將元皓留于揚州吧。孤與車騎將軍,此后永結盟好。”
魯肅聞言大喜,當即代表揚州與冀州簽訂了盟約,臨走之前,對袁紹說道“田先生客居千里之外,吾主恐其思念家人,希望能將其家眷遷往揚州。”
對于這點小事,袁紹自然沒必要刁難,當即應允了下來。
田豐此時正興高采烈自襄陽返回壽春,卻是沒有想到,經過了戲志才的精心謀劃,袁紹在沒有經過自己允許的情況下,就把自己賣給了周琦,而且還賣的非常徹底。
如果家眷尚在冀州,田豐還可以找機會自己偷跑回去。
可是現在,家眷都被帶到揚州來了,又能往哪里去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卻說董卓自遷都長安,得知諸侯撤兵自相攻伐以后,就覺得自己危機解除。
再加上,他知道自己不可能得到士人的支持,再也不想以前的宏圖大業,也就開始了耽于享樂,連政務都不怎么處理,而且性格變得越來越殘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