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官府的救濟,這些人才能勉強不被餓死。
隨著糧食的瘋漲,廬江郡境內家中有存糧的世家大族,也都開始囤貨居奇,甚至聯合在一起故意抬高糧價。
大漢缺不缺糧
不缺,缺糧的只是普通百姓。
揚州缺不缺糧
不缺,缺糧的只是普通百姓。
廬江郡缺不缺糧
不缺,缺糧的也只是普通百姓。
這個時代的糧食產量,雖然遠遠比不上后世。
但這個時代的人口也少啊。
真要算人均耕地的話,漢末不知道比后世多了多少。
若是均分下來,糧食養活全國人口,根本不在話下。
東漢末年,有些地方曾經發生過非常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在災荒年間,糧食價格非但沒有上漲,反而下跌。
如此違背市場規律的事情,為什么會發生呢
因為土地與生產資料,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
至于普通的百姓,他們生活困苦,家中根本沒有任何余錢,無論糧食貴賤,百姓們都買不起糧食。
世家大族家中糧草堆積如山,倉庫都放不下了,新糧根本吃不完,陳糧如果不賣出去,可能就壞了。
有錢的家,不缺糧,也不會買陳糧。
沒有錢的家,陳糧又買不起。
就這樣,世家大族家中的陳糧賣不出去,只能降價促銷。
這就導致了災荒年間,糧價不漲反跌的奇葩事情發生。
廬江本就不缺糧食,世家大族家中的糧食更是堆積如山。
試想一下。
像魯肅這種,家道已經開始中落的士族,就能一次性捐獻八千石糧米。
有些地方的豪族,或者是那些商賈之家,他們家中又會有多少存糧
這些人把新糧留下來應急用,陳糧都會找機會盡量以高價賣出。
廬江郡糧食剛剛漲價的時候,這些世家大族以及商賈,全都迫不及待的把陳糧拿出來售賣,生怕賣晚了以后,糧食價格又跌下來了。
畢竟,按照慣例的話,官府絕對不會允許糧價漲太多,否則就會影響地方安定。
但讓他們沒想到的是,市場就仿佛是一個無底洞,他們無論拿出來多少糧食,都會很快被人搶購一空。
這些人固然賺的盆滿缽滿。
可人心總是不足。
眼看糧食價格一天一個樣,那些提前賣掉家中陳糧的世家以及商賈,就仿佛是聞到血腥味的鯊魚。
他們相互串聯,不再出手糧食,反而聯合起來開始高價購糧,市場之內只要出現一點糧食,就會被他們迅速以高價買走。
正是為此,廬江郡的糧價才開始逐漸失控,甚至漲到了一種令人駭人聽聞的地步。
不僅僅是廬江郡的世家以及商賈,揚州境內其余郡縣有余糧的大家族,得知消息以后,也都紛紛把糧食運到廬江,想要趁機大賺一筆。
有些家族,甚至把新糧都拉過來了。
周琦為了揚州糧食不外流,嚴格禁止糧食外賣。
雖然有些人鋌而走險外賣糧食,但大多數家族卻不敢這么做。
正是為此,揚州糧價也一直比較平穩。
此次廬江巨變,所有家族都仿佛是聞到了血腥味的鯊魚,紛紛帶著糧食前往廬江,想要趁機吃人血饅頭。
明天應該就能恢復到以前的更新時間了,每天0點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