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時,廬江郡境內糧價暴跌,根本無需我們從外地購糧了。”
高順卻是有些遲疑的問道“如何才能讓他們相信,不久以后會有五十萬石糧食運來”
田豐笑道“此事易也。”
“你先派人前往江夏,暗中叮囑張遼雇傭大量船只,然后在船只之內用袋子裝上沙石秸稈,將它們全部偽裝成糧食,然后大張旗鼓運往廬江。”
“沿途可派重兵把守,不要讓外人靠近,觀察出破綻。”
“此消息一出,廬江郡境內世家大族以及糧商,豈會不中計”
“如果他們仍舊猶豫,我再以官府信譽、公田、賦稅以及自身官職為抵押,提前發行糧食券,并且向廬江郡百姓承諾,半月以后可他們可以憑借糧食券換取糧食。”
“他們見我如此信誓旦旦,必會中計。”
“如此一來,我只需印發五十萬石沒有任何用處的糧食券,以低于市場上糧食的價格賣出去,等到糧價暴跌以后,就可以大肆購糧,再將糧食券回收過來。”
“如此,不僅能夠平抑廬江郡糧價,官府還可以趁機大賺一筆。”
高順聞言,不由拜服,道“使君此計大妙”
正在外面偷聽的郡丞,現在卻是心驚肉跳,沒想到田豐算計如此陰狠。
真要讓他成功了,盤踞在廬江郡的各大糧商以及世家大族,這次可能都要虧的血本無歸了。
他悄然退下,然后就暗中將這個消息傳了出去。
廬江郡各大家族代表,得到這個隱秘的消息以后,也都大驚失色,后怕不已。
隨后,眾人卻是冷笑連連,道“田豐那廝自以為算無遺策,卻沒想到這廬江上下,全是我等耳目。”
“消息既然已經被我等得知,此次不僅要讓田豐算計落空,還要讓他從此不得翻身”
三日以后,田豐忽然召集民間有名望的長者,以及那些滯留在廬江郡的世家大族代表,還有來自各地的大糧商。
他拿出了一大堆糧食券,對著所有人說道“這些糧食券,半月以后全部可以當做糧食使用。”
“接下來的三天時間,我以官府的名義,把糧食券以低于糧食市場價的價格,分批散發出去。”
“希望諸位代為傳達給廬江郡百姓,沒必要再繼續購買高價糧食,要買就買我們的低價糧食券。”
“只要你們手握糧食券,半月以后就可以兌換到相同數額的糧食。”
眾人聞言,盡皆嘩然。
一位世家大族的代表卻是問道“官府哪來的糧食”
田豐卻是胸有成竹的說道“張遼已經在江夏購得糧食五十萬石,半月以后便可抵達廬江。”
得知內幕消息的眾人,全都心中冷笑,卻根本沒有表露出來。
又有一人問道“若半月以后,官府拿不出這么多糧食,我們所購買的糧食券,豈不都要作廢”
田豐卻是信誓旦旦的說道“諸位但請放心,若半月以后,官府拿不出那么多糧食,就會以當日的糧食價格,重新把所有糧食券回收,絕不會讓購買糧食券的鄉親們吃虧。”
一位大糧商問道“若半月以后糧價飛漲,官府拿不出那么多錢財贖回糧食券,又當如何”
面對眾人的質疑,田豐卻是舉起了自己的印綬,道“本官愿以廬江郡的公田,以及未來的賦稅作為抵押,無論如何也會回購所有糧食券。”
“如果做不到這些,本官自己辭掉廬江郡守之職”
田豐話音剛落,當即就有人起哄道“使君說話算話”
田豐賭咒起誓“若違此誓,天打雷劈”
言畢,田豐當即拿出了一批糧食券,以低于市場價兩成的價格售賣,而且每隔一段時間放出一批。
果不其然。
有了這些糧食券打壓糧價,廬江軍本來堅挺的糧價,也開始在緩緩下跌。
某些外來世家以及糧商,并不知曉張遼所運糧食全部為假,擔心糧價暴跌,也跟著降價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