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敵軍豈有不敗之理”
劉表聞言大喜,再三請求黃承彥出仕,卻都被對方拒絕了。
臨行之前,眼看劉表依依不舍,黃承彥卻是忽然提醒道“我之計策固然可行,然車騎將軍領兵十數載,屢戰屢勝,所向披靡,麾下兵精將勇,不可小覷。”
“若使君所用非人,縱然計策再好,恐怕也會出現紕漏。”
劉表心中一驚,這才想到自己手下缺乏大將,黃祖連孫堅都打不贏,恐怕也不是周琦對手。
他當即對著黃承彥深深一拜,道“先生久居荊州,目光卓絕,還請為我推舉可用之人。”
蔡瑁、黃祖聞言,卻都面露不愉之色,覺得自己被小瞧了。
黃承彥瞥了二人一眼,好似看穿了他們心中所想,當即說道“你二人絕非車騎將軍對手,若有你們與之對陣,必然敗多勝少。”
兩人吶吶不敢多語。
他們敢對劉表不滿,卻未必敢對黃承彥有意見。
黃承彥略作沉吟,而后說道“南陽黃漢升有萬夫莫擋之勇,而且熟讀兵書,驍勇善戰,可委以重用。”
“使君若令黃祖、黃忠守華容,二人性格互補,必可萬無一失。”
黃祖聽到黃承彥舉薦黃忠,心中的那縷怨氣頓時消散。
黃忠雖然乃南陽人士,終究也出生于荊州黃氏,而且年少便以勇武聞名州郡,出身不凡。
不然的話,身為漢室宗親的劉表,也不會在剛來荊州以后,就征召黃忠為中郎將,令其駐守長沙。
要知道,歷史上劉備手下的眾多將領,跟隨劉備南征北戰那么多年,官職都比不上剛剛出道的黃忠。
哪怕是周琦如今的手下諸將,也沒有一個人被冊封為中郎將。
黃承彥舉薦黃忠,眾人自然都沒有任何疑意,劉表更是欣然應允。
眼看黃承彥舉薦的第一個人才,都讓眾人無話可說,劉表不由更加期待接下來的人選。
黃承彥繼續說道“藍口聚作為連接南郡與江夏郡的渡口,雖然無險可守,卻是江夏之兵進入南郡的橋頭堡。”
“若周琦率兵進入此地,必然要派遣精細且知兵善戰之人,與之周旋。”
“南陽李嚴,可擔此重任。”
眾人聞言,全都面面相覷,沒想到黃承彥居然會推薦此人。
此時的李嚴,雖然沒有歷史上那么大的名氣,卻已經因才干而聞名州郡。
劉表也非常看重此人,所以將他下放到地方擔任縣令,想要歷練一下李嚴。
因此,劉表對于黃承彥的這個舉薦,倒也沒有產生異議。
“至于屯兵宜城之人選,非南陽文聘莫屬。”
“此人出身大族,年少而聞名于世,且精通兵法戰策,忠勇果敢,沉著穩重,可堪大用。”
“彼若率重兵屯于宜城,據險而守,哪怕周琦擁兵十萬,短時間內亦難有所作為。”
可以看出,黃承彥對于文聘非常推崇,絲毫不掩飾溢美之詞。
劉表也知文聘之名,不過卻是遲疑道“此人乃宛縣人氏,如今并不在荊州任職,如何能夠委以重任”
黃承彥卻是笑道“文仲業不齒袁術為人,更恨對方劫掠南陽,搜刮民脂民膏,已經于數日之前南入襄陽。”
“使君若親自登門拜訪,并且委以重任,文仲業必然感激涕零,愿以死相報。”
劉表聞言大喜,隨后問道“襄陽之重要不言而喻,何人可以為帥”
黃承彥卻是將目光放在了蔡瑁身上,道“襄陽北靠漢水,南臨襄水,西有檀溪,四面還有護城河,易守難攻。”
“欲破襄陽,必用水軍。”
“德珪乃襄陽本地人士,而且精通水戰,令其防守襄陽,與宜城文聘成犄角之勢,必然萬無一失。”
劉表文言大喜,當即辭別了黃承彥,前去拜訪文聘,果然得到對方效忠。
劉表依計行事,一面征調兵馬以及糧草,調遣諸將讓他們分守各方,一面派遣使者前往揚州,回復周琦。
書評區有地圖,兄弟們可以去看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