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招賢納士
此次征伐荊州,前后耗費八月有余,周琦才班師返回壽春。
現在是興平元年,也就是公元194年。
陸玉所生的兒子已經三歲多,張氏生的女兒也滿了兩歲,嫡長子周繼九歲,敏而好學,次子周統七歲,較為頑皮。
此戰奪取了長沙全境,整個荊州幾乎都暴露在了周琦的兵鋒之下,還拿下了襄陽東部屏障宜城,揚州上下全都士氣旺盛。
周琦讓魯肅擔任長沙郡守之職,命徐晃征兵八千屯于益陽。
魯肅雖然已經二十二歲,可是在出任長沙郡守之時,仍舊遭到了許多人的質疑。
說到底,魯肅并非大士族出身,否則以這個年齡擔任郡守之職,完全是綽綽有余。
周琦卻力排眾議,堅持提拔魯肅前去赴任。
魯肅的能力毋庸置疑,而且并非出身揚州本地世家,對周琦亦是忠心耿耿,對于平衡揚州本地士人大有裨益。
且經過兩三年時間的歷練,魯肅也成熟了許多。
最為重要的是,長沙郡有徐晃這位威震荊州的名將領兵駐守,根本不擔心出現什么亂子。
周琦讓魯肅擔任長沙郡守之職,也未嘗不是準備將其外放歷練一番,未來好委以重任。
至于宜城,仍舊由蔣欽領兵駐守,周琦還在那里留下了一千水軍,以及兩千兵馬,好當做未來攻打襄陽的橋頭堡。
卻說徐晃離開會稽郡以后,那里的山越尚未完全平定,于是讓陸駿舉薦人才,接替徐晃原本的工作。
此時會稽郡局勢已經逐漸趨于穩定,哪怕沒有徐晃鎮守于此,只要能夠找到一些精通兵事之人,按照既定戰略施行,早晚也能平定山越之患。
正是為此,周琦才放心大膽的將徐晃調往益陽。
等了些許時日,陸駿向周琦舉薦了兩人,分別是虞翻以及賀齊。
虞翻家學淵源,勤奮好學,其父曾任日南郡守,也算得上是官宦之家,現在已經到了而立之年。
虞翻博學多才,不僅繼承了家傳經學,還精通易經,兼通醫術。
最為重要的是,虞翻乃會稽郡本地人氏,對于山越習性非常了解,而且擅長翻山越嶺,號稱能徒步日行三百里,并且自幼習武,擅長使矛,等閑之人莫能近身。
虞翻號稱能日行三百里,雖然有些夸張,可他的確身輕如燕,徒步行軍士卒無人能及。
根據陸駿所說,此人能文能武,而且出身名門,若能委以重用,必可平定會稽郡山越。
至于賀齊,亦為會稽郡本地人氏。
賀齊本就是郡中郡吏,早年擔任太末長時,誅惡扶善,僅用一個月時間,就平定了千余人的山越之亂,又喜好兵事,乃是最佳人選。
奈何賀齊出身不如虞翻,若是貿然委以重用,恐怕難以服眾。
周琦看到了陸駿的書信,不由大喜過望。
無論虞翻還是賀齊,都是歷史上的東吳名臣,特別是賀齊,在平定山越之亂的過程中,可謂身經百戰,立下了赫赫戰功,最后官拜后將軍、假節,兼任徐州牧。
縱觀東吳諸將,賀齊也絕對是排的上號的名將。
至于虞翻,這個人非常有意思,性格十分率真灑脫,所以經常觸怒孫權,最終落得個被流放交州的下場。
可無論怎么說,這兩個人才都不容錯過。
周琦沉吟許久,最后給了陸駿回信,信中說到,賀齊既然有才能,自然應該委以重任,卻也不能不考慮別人的想法,可以先舉其為孝廉,令賀齊協助征討山越,等到立下戰功以后,再進行提拔。
至于虞翻,既然出身名門,而且又頗有名望,那么陸駿就可以直接以郡守府的名義進行征辟,令其代領討山越之職,若表現突出,再予以扶正。
通過對兩人的區別對待,就能看出這個時代家世的重要性。
征討山越主帥的位置,其實給賀齊更合適,只因對方出身不夠,所以并不能破格提拔,反而要走舉孝廉這一條路,再慢慢積累軍功往上提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