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曹操為報父仇,攜盛怒而興兵,若是令其攻下徐州,恐怕會屠殺更多百姓,主公豈可助紂為虐”
周琦聞言,當即說道“既如此,我便以軍中缺糧為由,拒絕曹孟德吧。”
卻說曹操為報父仇,怒而興兵,為了盡快攻下整個徐州,下達了一條軍令,那就是圍而后降者不赦。
也就是說,曹操圍城,哪怕投降晚了,也不得赦免。
此前曹操攻入徐州,大肆屠殺,以至徐州百姓對曹操恨之入骨,根本沒有人愿意主動投降。
如此一來,曹操如果想要執行這些條軍令,每克一城都會盡數屠之。
曹操的屠城之舉,終于讓他嘗到了惡果,沿途城池無論軍民,哪怕流盡最后一滴血也要奮死抵抗。
頑強的抵抗意志,極大阻礙了曹操的推行速度。
這也使得憤怒的曹操惱羞成怒,所過之處雞犬不留。
眼看曹操再次攻來,而且開始大肆殺戮,陶謙驚恐交加。
此時的陶謙,經過之前的兵敗以后,身體已經一日不如一日。
眼看徐州百姓被曹操屠殺,陶謙后悔了,派遣使者向曹操解釋,說自己乃是為了交好曹操,這才派出張闿領兵護送曹嵩。
卻沒想到,張闿出身黃巾,賊性不改,見利起意,這才私自截殺了曹嵩等人。
曹操聽到陶謙使者的言論,卻是勃然大怒,喝道“陶謙老賊當我是三歲孩童乎”
“張闿那廝若果真只是圖財,又豈會殺掉吾父以及隨行所有人員”
曹操讓斬殺使者,命人將首級送給了陶謙。
陶謙心中惶恐,心知此事難以善了。
而他身體越來越差,根本沒有精力抵擋曹操的進攻。
眼看眾人盡皆惶恐,卻有一人厲聲喝道“吾有一計,可退曹操”
眾人急忙看去,卻發現說話這人乃別駕從事糜竺。
陶謙急忙問道“糜從事有何妙計”
糜竺朗聲道“使君既與公孫瓚結盟,何不就近向青州刺史田楷求援”
陶謙聞言,卻是遲疑道“田楷在青州屢次與袁紹交戰,麾下兵馬亦是傷亡慘重,豈有余力來救徐州”
另一人卻是出聲道“某知一人,必能解徐州之危”
陶謙抬頭看去,發現說話之人乃是陳登,急忙問道“何人能解徐州之危”
陳登答曰“車騎將軍周琦。”
曹嵩之死有爭議,有說193,有說194。
綜合考慮,194年更可信。
曹操打了陶謙兩次,初次攻陶謙在193年,當時就屠城了,或許正是這個原因才讓陶謙殺曹嵩。
曹操二伐陶謙也屠城了,但記載沒第一次詳細,只是記載“多所殘戮”,沒有取得太大戰果,就因為被呂布偷家而撤兵了。
這段歷史比較雜亂,我今天又去醫院挨了一刀,趴在床上行動不便,也沒怎么查資料,就這樣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