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好似看出了孫策等人的心思,當即說道“陶使君既然不幸病逝,再去徐州已經毫無意義,諸位何不先留在小沛。”
“待徐州局勢安定下來以后,再商討去處亦不遲也。”
劉備也是抹了把眼淚,急忙勸說孫策等人。
孫策等人有了臺階,自然是留在了小沛。
劉備卻讓關羽領兵受小沛,自己與張飛帶著千余親信兵馬,徑直朝郯縣而去。
卻說糜竺返回郯縣以后,將劉備拒絕出任徐州牧之事告知自己的弟弟糜芳。
糜芳皺眉道“兄長花了如此大代價,眼看謀劃即將成功,奈何劉備實在太過迂腐,不肯領徐州牧之職,如之奈何”
糜竺卻是笑道“無妨,玄德公必對徐州有意,只是礙于名聲,不肯在陶使君新喪之時將之據為己有罷了,免得落人口實。”
“吾有一計,可讓玄德公沒有后顧之憂。”
糜竺一面聯絡徐州百姓以及德高望重之人,打算以民意邀請劉備擔任徐州牧之位。
另一方面,他又給北海相孔融寫了一封書信,希望對方能夠前來參加陶謙的葬禮。
卻說劉備剛剛抵達郾縣,就看到糜竺帶著萬余徐州百姓,以及徐州德高望重之人,在城門口相迎接。
他們看到劉備,為首數人紛紛上前跪倒于地,道“陶使君不幸病逝,曹操對徐州虎視眈眈,還請玄德公入主徐州,保境安民”
劉備何曾見過此等陣勢,急忙滾鞍下馬。
他把帶頭的那些人全都扶起來,道“劉備何德何能,怎敢竊據徐州牧之位”
眾人盡皆苦勸,劉備無奈,只得說道“陶使君尚未下葬,備又未曾前去吊唁,現在商議此事,大為不妥。”
“諸位鄉親暫且散去,待我先吊唁過陶使君以后,再議此事可好”
眾人見劉備所言有理,不好繼續逼迫,只得散去。
吊唁完陶謙以后,陳登亦是勸道“今漢室陵遲,海內傾覆,立功立事在今日。鄙州殷富,戶口百萬,欲屈使君撫臨州事,還請使君勿要拒絕。”
劉備苦笑道“我雖忝為漢室苗裔,然早已家道中落,名聲不顯,怎敢竊據徐州牧之位”
“袁公路近在豫州,此君四世五公,海內所歸,可以州與之。”
陳登聞言,卻是說道“袁術驕豪,非治亂之主。今欲為使君合步騎十萬,上可以匡主濟民,成五霸之業;下可以割地守境,書功于竹帛。若使君不見聽許,登亦未敢聽使君也。”
孔融感念劉備此前救援之恩,亦是勸道“袁術豈憂國忘家者耶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
劉備當初被糜竺說動,決心放下所以前來徐州,其實已經打算按照糜竺的謀劃,占據戶口殷實的徐州了。
只不過,劉備現在是寬仁、謙遜的人設,若貿然領取徐州牧之職,難保會有損名聲。
正是為此,劉備才會三次拒絕。
糜竺看透了劉備的心思,大張旗鼓三請劉備,經過此事以后,劉備美名更是傳遍天下。
毫無疑問,當劉備成為徐州牧以后,再拉攏孫策等人,就變得非常簡單了。
孫策幾乎沒有任何猶豫,直接投入了劉備麾下,以致劉備遠比歷史上的實力更加強盛。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