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投降者,殺無赦”
兩人領命而去,連夜吞并了樊稠、李蒙麾下部曲,是夜二人營中橫尸無數,血流成河。
李傕殺了樊稠、李蒙,也引得郭汜、張濟等人心中惶恐,擔心自己也會被李傕所殺,涼州諸將之間隔閡越深,李傕、郭汜已經到了刀兵相向的地步。
李傕請賈詡為宣義將軍以助自己,又與賈詡商議劫持獻帝到自己營中。
賈詡勸道“不可,脅持天子,不合道義。”
李傕不從,令侄子李暹率數千兵包圍皇宮,以軺車三乘迎接獻帝,獻帝乘坐一車,貴人伏壽乘坐一車,賈詡與左靈共乘一車,其余人步行跟隨。
郭汜得知消息,率兵前來搶奪天子,與李傕交戰。
天子派太尉楊彪、司空張喜等十幾人前往郭汜營中勸和,卻被郭汜全部扣留。
李傕、郭汜一人劫天子,一人劫公卿,朝廷在他們眼中宛若兒戲,簡直威嚴掃地。
賈詡卻心中暗嘆,知曉李傕、郭汜氣數將盡。
張繡素來敬重賈詡,私下問賈詡“長安不可久留,先生何不離開此地”
賈詡聞言,卻是微微一嘆。
賈詡先從董卓,后來又為了自保勸說李傕、郭汜起兵攻長安。
他雖然早就料到,此后朝廷必然威嚴掃地,卻沒想到李傕、郭汜等人居然如此殘暴,比起董卓猶有過之,以致三輔之地千里無雞鳴。
賈詡如果現在離開,那么亂天下的罪名必然相伴此生,未來日子肯定不好過。
因此,他哪怕明知留下來前途堪憂,仍舊想要做點什么。
賈詡看向張繡,正色道“吾受國恩,義不可背。卿自行,我不能也。”
張繡無奈,只得返回陜縣,讓自己的叔父張濟領兵前來勸和。
張繡率兵前來,見二人仍舊相互攻伐,天子、公卿瑟瑟發抖,不由大怒,喝道“吾為調停而來,誰若不肯休戰,吾就與另一人合力并之”
李傕、郭汜、張濟三人先各自派出女兒為人質,后來又以李傕從弟李桓、郭汜從弟以及張濟侄兒張繡為質,雙方這才罷休。
張濟又說道“長安殘破,天子以及公卿難以果腹,不如圣駕東移,先就食弘農郡,再還于雒陽,如何”
兩人這次沒有異議,于是打算帶著天子以及公卿,移駕向東。
奈何涼州諸將摩擦不斷,賈詡不斷周旋于李傕、郭汜之間,盡量調停其余西涼諸將之間的矛盾,更是費勁心力保全了觸怒李傕、郭汜的公卿。
正是賈詡盡心竭力,終于讓亂成一鍋粥的西涼諸將下定決心,帶著天子東遷。
賈詡的種種舉動,贏得了滿朝公卿以及天子的好感,此前勸說李傕、郭汜攻入長安的影響,也慢慢被削減。
“呼”
眼看終于做成了此事,賈詡長長吐出了一口氣,眼中既有愧疚,也有解脫。
他上交了李傕所授予的宣義將軍印綬,以示與之劃清界限。
“西涼軍瘋狂若斯,早晚必然敗亡,我也是時候離去了。”
賈詡看著逐漸遠去的天子圣駕,深深一拜,而后起身,喃喃自語道“天下之大,何處是我容身之地”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