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袁紹西迎天子
卻說圣駕東移,沿途各路牛鬼蛇神紛紛登場,都把天子以及公卿當成香餑餑,出兵搶奪。
且不論西涼諸將互相攻伐,在天子以及公卿的調停下,各個封候拜將,身居高位,卻尤自反復無常,都希望把天子劫到自己的地盤。
待賈詡離去以后,李傕、郭汜又后悔讓天子東歸,于是引兵前來追殺。
時張濟屯兵弘農,等到天子車駕抵達弘農以后,自然不愿意再被李傕、郭汜搶回去,本來想聯合楊奉、董承把天子車駕留在弘農。
奈何楊奉、董承不允,張濟大怒,遂與李傕、郭汜聯合,于弘農東澗大破漢軍,欲劫走天子以及公卿,好在董承、楊奉及射聲校尉沮儁力戰,天子方才逃脫。
此戰,百官士卒死傷無數,女眷輜重及皇室各種器物、符契、簡策、法典、圖籍全部丟失。
時白波軍屯于河東,白波將領楊奉得知消息,道“我等縱然肆虐河東,終究乃是賊寇,今天子東歸,李傕、郭汜窮追不舍,我等何不領兵前去護駕”
“只要護駕成功,天子在手,何愁不能擺脫賊寇身份”
胡才、李樂、韓暹聞言,道“君言甚善”
四人乃與南匈奴右賢王去卑,盡起河東白數千精騎,殺入弘農郡境內,打算把天子劫到河東郡。
經過慘烈廝殺,白波軍傷亡慘重,終于將天子帶到了河東郡安邑縣。
卻說天子車駕在安邑,苦無高房,天子與皇后都居于茅屋中,茅屋甚至連門都沒有。
朝中大臣為了給天子體面,在茅屋四邊插荊棘以為屏蔽。
天子與大臣議事于茅屋之下,諸將引兵于外鎮守。
李樂等人專權,百官稍有觸犯,竟于天子面前對百官毆打、謾罵,還故意送濁酒粗食與天子,帝勉強納之。
李樂、韓暹又連名保奏無徒、部曲、巫醫、走卒二百余名,并為校尉、御史等官。
來不及雕刻印綬,就拿錐子畫成印綬的模樣,分發下去,根本不成體統。
正所謂剛離狼群,又入虎口。
說到底,白波諸將與李傕、郭汜、張濟等人,皆為一樣貨色,并非真忠于天子,都只是想要把天子劫到自己地盤,然后索要官職罷了。
天子無奈,只得拜胡才為征北將軍,領并州牧;李樂為征西將軍,領涼州牧;韓暹為征東將軍,領幽州牧,皆假節,開府如三公,楊奉被拜為興義將軍。
直到此時,大漢的官職才真正如同爛大街的白菜那般,開始變得沒有任何含金量。
此時天子與公卿處境非常糟糕,尚且不如在長安之時,無論到了哪里,都會被當地軍閥強留,成了關中諸將眼中的香餑餑。
關中現在黨派林立,既有西涼諸將,亦有并州諸將,還有關中本地勢力,甚至還有匈奴勢力。
關中局勢混亂無比,各路將領、諸侯林立,紛紛覬覦天子車駕,相互攻伐。
眼看陷入困境,太尉楊彪私下勸天子道“關中諸將皆包藏禍心,為蠅頭小利相互攻伐,置朝廷威嚴于不顧。”
“為今之計,陛下可速速降詔讓關東諸侯前來勤王,掃平奸佞,興復漢室”
天子經過長途跋涉以及驚嚇,早就變得額六神無主,泣道“就連衛尉士孫瑞、光祿勛鄧淵、廷尉宣璠,亦于東歸途中為亂軍所殺,天下諸侯還有誰真正忠于漢室”
亂世之中人命如草芥,哪怕出身顯赫,身居高位,手中若無兵權,最終還是要任人宰割。
若換做太平盛世,這些人隨便拎出來一個,都是跺跺腳就能讓京城為之震動之人。
現在嘛,卻都死于亂軍之中。
這次天子東歸死傷的朝廷公卿,比起董卓亂政之時所殺的數量都猶有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