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不過出身寒門,現在也沒有與諸葛亮以及荊襄士人交好,沒有了互相吹捧,也就沒什么名望。
他并非不識好歹之人,能夠被破格提拔為從事中郎,心中已經十分感激了。
周琦拍了拍徐庶肩膀,讓他先放下手中的工作,就在旁邊坐了下來,直言不諱的問道“今日在議事廳中,軍師祭酒田元皓反對出兵益州,元直如何看”
徐庶偷偷打量了一下周琦的臉色,卻有些揣摩不透對方心思。
看到徐庶的小動作以后,周琦擺了擺手,道“元直只管說出心中最真實的想法,無需考慮外在因素。”
徐庶聞言,這才略微舒了口氣,而后試探性的說道“劉焉新喪,劉璋初繼大位,根基不穩,的確是攻取益州的最佳時機。”
“主公想要此時出兵益州,從這方面來看,并無問題。”
周琦心中稍緩。
他并非不講道理,聽不進去人言之輩,想要出兵益州也的確是看到了戰機。
周琦并不愿花費數年時間蹉跎歲月,想要快刀斬亂麻迅速平定長江以南,也好圖謀中原之地。
“不過嘛”
未曾想,徐庶接下來卻是話鋒一轉,繼續說道“正如軍師祭酒所言那般,趁人大喪起兵伐之,的確有違道義。”
“若能攻下益州,自然是成王敗寇,無可指摘。”
“一旦攻勢受挫,兵敗而歸,必會大挫銳氣,令人恥笑。”
周琦眉頭大皺,道“據我所知,劉焉在時東州人氏與益州人氏之間,早就已經矛盾重重。”
“劉焉或者尚能穩住益州局勢,一旦身死,二者必然相爭。”
“甘寧等人前來投效,便是最好的證明。”
“若此時因為擔心無功而返便畏畏縮縮,待劉璋日后穩住益州局勢,再想圖謀豈不更加困難”
徐庶沒有直接出言反駁周琦之言,而是問道“主公可知,朝廷既然沒有冊封劉璋為益州牧,彼為何能夠坐上這個位置”
周琦沒有猶豫,直接說道“自然是以趙韙為首的益州派系,貪劉璋性情寬厚,以為好控制,所以迎其為益州牧。”
徐庶這才說道“主公以為益州容易攻下,所依仗者正是益州人氏與東州人氏之間的矛盾。”
“東州人氏忠于劉璋,然而此次決定迎劉璋為益州牧之人,卻是以趙韙為首的益州人氏。”
“那也就能夠說明,至少在奉劉璋為益州之主這方面,無論益州人氏還是東州人氏,暫時都達成了一致。”
“主公此時再想利用二者之間矛盾,想要輕易攻下益州,恐怕不易。”
周琦聞言,皺眉苦思許久,這才想通其中關鍵。
他只想著歷史上益州出了很多叛徒,卻是忘了現在的益州,正是因為劉璋性格暗弱、寬厚,反而得到了很多人的支持。
直到未來劉璋掌握不住益州局勢,導致張魯占據漢中而獨立,東州人氏對于益州人氏的壓迫越來越烈,以趙韙為首的益州人氏才起兵叛亂,卻又被東州人氏所鎮壓。
自此以后,許多益州人氏對于劉璋自然心懷怨恨。
至于東州派系,最后也看到了劉璋并非明主,擔心自己未來的前途,所以就出現了投降派與帶路黨。
現如今,益州局勢尚未糜亂到如此程度。
看著欲言又止的徐庶,周琦道“元直繼續講,我聽著呢。”
徐庶長舒了一口氣,道“益州戰局勝負倒是其次,主公出兵縱然攻不下益州,最多也只是無功而返,不至于會有大敗。”
“然主公可曾想過,荊州初定,表面看似欣欣向榮,實則暗潮涌動,人心未定。”
“主公若此時大規模征召兵馬、錢糧、徭役,那么依附沒有多久的荊州,或許就會生亂。”
“而且能夠決定益州局勢者,并非主公或是劉璋,而在袁紹。”
“我若為袁紹帳下謀士,得知主公引兵攻益州,必會心生忌憚,勸說袁紹狹天子以令諸侯,令袁術、劉備、曹操等人引兵來攻,阻止主公奪取益州。”
“就算沒有天子詔書,以袁術之脾性,又豈會坐實主公占據益州而置之不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