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賈文和運籌帷幄,甘興霸百騎劫營
巴郡,江州,溫氏府邸。
溫氏家主端坐于主位之上,看著族中最有影響力的幾人,面露糾結之色。
他揚起了手中的書信,道“我江州溫氏與臨江顏氏世代結秦晉之好,嚴顏秘密讓人送信于我,想要讓我等里應外合助其攻下江州,諸位以為如何”
溫氏作為江州大族,影響力自然不言而喻,家中田產、佃農、仆役不計其數,絕對是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哪怕甘寧已經對江州嚴加封鎖,可這些大族卻總有路子,能夠找到進城通傳消息的方法。
其中一人皺眉說道“若只是嚴顏與甘寧相爭,憑借我們與臨江顏氏之間的關系,自然應該毫不猶豫站在嚴顏這邊。”
“不過此番關乎到車騎將軍與劉益州之間的爭斗,若我等貿然插手其中,或許會給家族招致殺身之禍啊。”
溫氏家主聞言,捋了捋自己的胡須,眉頭緊皺。
他將視線放到了其余幾人身上,問道“你們以為如何”
另一人開口道“此事風險與利益并存,若我們什么都不做,坐視車騎將軍占據江州,以后最多也只是繼續蝸居一地。”
“如果能相助嚴顏奪取江州,此戰我等必會立下大功得到賞賜,家族未來或許也會因此而騰飛”
最先開口之人反駁道“你又如何能夠斷定,劉璋會獲取最后的勝利”
“若車騎將軍最后橫掃巴郡,占據整個益州,我等今日之舉非但不能獲得任何利益,反而有可能會帶來滅族之禍”
眼看兩人爭論不休,又有一人開口道“巴郡各大家族同氣連枝,一榮俱榮,一損俱損,其中又以趙韙、嚴顏名望最盛。”
“既然此二人都覺得劉益州寬仁,乃可扶之君,吾等自當鼎力相助。”
“想那甘寧,不過外地而來客居之人,又是出身盜匪,卻敢發動政變囚禁郡守,引荊州兵馬入巴郡。”
“若令其成事,我等以后在巴郡還有什么話語權”
“且益州險峻,易守難攻,縱然車騎將軍親率大軍而至,也未必能夠建功。”
“只要巴郡各大家族團結一致,縱然日后車騎將軍僥幸攻下巴郡,又豈敢對我們家族出手”
這倒并非此人狂妄自大。
歷史上張飛義釋嚴顏,除了敬佩對方為人以外,也未嘗沒有因為顏氏乃巴郡望族,與各大家族都有姻親聯系的緣故。
若殺嚴顏,必失巴郡人心,想要穩住巴郡局勢可就不容易了。
相反,張飛不但沒有殺嚴顏,反而引為上賓,待之甚厚,嚴顏感其恩義,這才相助張飛輕易奪取巴郡全境。
最先開口那人亦是說道“此言有理,且趙韙、嚴顏已經兵臨城下,把江州圍得水泄不通。”
“算算路程,荊州大軍想要抵達江州,至少還需要七八日。”
“城外兵馬數萬,城中只有數千,而且許多家族都與趙氏、顏氏交好,必會引為內援,城破只是早晚之事。”
“我等若不參與其中,非但撈取不到功勞,反而有可能從此被其余大族所排擠。”
溫氏家主聽著眾人之言,當即下定決心,道“清點庫中武器,召集家奴、私兵,今夜在城東舉火為號,里應外合迎大軍入城”
之所以選擇城東,乃是因為益州大軍主力聚集于城南、城西與城北,只有城東幾乎沒有益州兵馬圍困。
所謂圍三缺一,就是這個道理。
城中守軍看到江州三門被圍,自然也都調遣兵馬前去看守,唯有城東防備空虛。
下定決心以后,溫氏家主當即連夜通過秘密渠道給嚴顏送信,約定今夜三更舉火為號,奪取江州東門。
嚴顏給溫氏家主的回信,卻告知對方還有其余家族參與其中。
為了謹慎起見,嚴顏并沒告知哪些家族參與其中,而是叮囑溫氏家主今夜參與之人,全都要在右臂纏上白布。
看到有右臂有白布者便為盟友,可共圖大事。
溫氏家主收到書信以后,不由暗贊嚴顏心思縝密。
不過溫氏家主出于謹慎,仍舊暗中叫來了當初反對里應外合的族人,讓他帶著家中一些出色的嫡系子弟,提前藏到了一座不為外人所知的秘密府邸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