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草輜重皆在營寨之內,若被焚燒殆盡,吾等只能被迫撤兵,孰輕孰重,難道分不清楚”
張任沉聲說道“城中守軍最多不過五千之眾。”
“彼又要與城中各大家族所率領的私兵交戰,又要分兵駐守四個城門,還要派兵在城中捉拿奸細,四處救火。”
“試問一下,彼又能派出多少兵馬前去劫營”
“營寨之內還有兵馬四五千,又有泠苞、劉璝這兩位大將鎮守,縱然賊軍出其不意引起軍中混亂,料想也掀不起太大風浪。”
“若我等此時撤兵,等到城中守軍將內應盡數擊殺,就會錯過如此千載難逢的破城良機。”
“且我等若不攻城馳援城中內應,經此以后,城中各大家族必會對我等亦會失去信任,日后再想使用此策,再無可能。”
“為今之計,當破釜沉舟,不計傷亡,一鼓作氣攻破江州,方為上策。”
“若得江州,就算營寨以及糧草輜重盡數被毀,又有何妨”
張任之言鏗鏘有力,居然讓趙韙心中動搖。
“轟”
趙韙正猶豫間,忽然看到營寨所在的方向,燃起了更加洶涌的烈火,直接將黑夜照成了白晝。
趙韙見狀,心不由沉到了谷底。
營寨內能夠燃起如此大火的地方,必然是堆積糧草輜重之所在。
不僅趙韙明白這個道理。
哪怕是基層軍官以及稍微聰明的士卒,都能料到營寨之內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
一時間。
本就因為江州東門沒有按照原計劃被打開,而有些心中生疑的士卒們,頓時變得無比慌亂。
大軍出征,最忌糧草被燒,官渡之戰就是最好的寫照。
一旦軍中無糧,大軍必然不戰自潰。
嚴顏見狀,亦是勸道“為今之計,必取江州。”
“然營寨也不能不救。”
“我軍兵多,不若兵分兩路,我親率一萬兵馬前去馳援營寨,將軍可率領其余兵馬繼續攻城。”
趙韙覺得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建議,當即應允下來。
眼看城中喊殺聲不絕于耳,益州軍終于砍斷并運來了幾顆非常粗壯的樹木。
他們把樹木砍得光禿禿,而后將一端削成了尖尖的模樣,打造成了最簡易的攻城錘。
“諸君聽令,隨我殺入城中”
趙韙看到簡易攻城錘已經建造完畢,當即命令士卒們將之帶上,前去撞擊城門。
城墻上。
賈詡看著越來越近的益州大軍,卻是不慌不忙的吩咐道“眾軍聽命,躲入城垛之后”
“弓箭手箭矢上弦,刀盾兵護持左右”
士卒們雖然不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卻仍舊照做了。
城墻下。
沖過來攻城的士卒越來越多,很快就能進入了弓箭兵的射程之內。
張任當即說道“將軍可命令弓箭手上前,對著城墻之上拋射,掩護士卒沖開城門”
趙韙看著漆黑的城墻,直接下令道“弓箭手,射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