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試探
劉備猶豫,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對于任何一位中年得子的父親而言,都很難做出如此抉擇。
糜竺聞言,更是臉色大變,急忙說道“茲事體大,使者還請暫且休息,待吾等與使君商議完畢以后,再來回復使者,不知如何”
糜竺作為孩子舅舅,對于這個孩子的看重絲毫不亞于劉備,自然不愿自己的外甥被送去當做質子。
徐庶聞言,卻并沒有就此退下,反而對著劉備微微行禮,道“若使君覺得難以接受,可不遣質子,對于吾主而言,也并不在乎。”
“然使君可知,吾主所遣質子亦為嫡長子,自幼被車騎將軍府上下當做繼承人栽培。”
“交換質子,并非為了脅迫將軍,而是為了安將軍之心。”
言畢,徐庶對著劉備再次一拜,繼而轉身退去。
州牧府內,忽然變得鴉雀無聲,哪怕諸葛瑾都沒想到,周琦居然會提出這個要求。
好在劉備并非常人,很快就調整好了心態。
歷史上劉備每次戰敗,幾乎都是拋妻棄子,一兒兩女也不知蹤跡。
相比起自己的宏圖霸業,劉備顯然更重視利益。
而且正如徐庶所言那般,就連雄踞兩州的車騎將軍,都愿派遣質子前來徐州,劉備自己又有什么好猶豫的呢。
他沒有詢問糜竺的意見,而是直接看向諸葛瑾,問道“子瑜以為,此事可行否”
諸葛瑾小心翼翼打量了一下劉備的臉色,并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說道“縱然不派遣質子,對于雙方結盟也并沒有太大影響。”
“究竟是否要應下此事,還需要明公自己抉擇。”
歷史上的諸葛瑾就很懂察言觀色,每次勸諫都是先摸清楚孫權的心意,再順水推舟進行勸諫。
這樣的人看似圓滑,實則擁有極其高明的情商,反而能夠勸說剛愎自用的君主。
劉備見諸葛瑾沒有直接表明態度,繼而轉頭對著陳登問道“元龍以為如何”
陳登沉吟許久,這才斟酌的說道“車騎將軍愿意互遣質子,結盟之心可謂真實。”
“車騎將軍雄踞兩州,麾下兵多將廣,又有漢江、淮河、長江作為天險,對于主公的需求其實并沒有想象中那般迫切。”
“彼如此行事,恐怕也正是如同徐元直所言那般,為了安明公之心。”
“若有車騎將軍質子在此,明公也就不擔心以后沒有外援,登以為此事可行。”
“然而使君畢竟只有一子,還需仔細斟酌,究竟要不要交換質子,還需明公自己定奪。”
劉備又詢問陳群、諸葛珪,他們的態度與諸葛瑾、陳登類似,雖然都認為此舉有利于加深雙方之間的關系,卻也不敢自己說出來,要求劉備自己定奪。
到了最后,劉備才看向糜竺,問道“子仲乃吾兒舅父,遇到此事難免會關心則亂,失了方寸,我這才最后詢問子仲意見。”
“子仲以為,交換質子可行否”
糜竺卻是毫不猶豫的拒絕道“車騎將軍所遣質子雖亦為嫡長子,彼終究還有其余子嗣可以繼承家業。”
“明公只有這么一位獨子,不僅關乎徐州基業的繼承,亦能安徐州文武之心。”
“繼嗣不立,徐州文武必然心思動搖,還請明公三思而后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