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因為太史慈的這個命令,以致文丑麾下帶頭沖鋒陷陣的將官,不知陣亡了多少,卻仍舊登不上城墻。
文丑跟隨袁紹南征北戰這么多年,很快就想明白了原因。
因此,文丑換掉了自己將軍的甲胄,與麾下士卒同等打扮,并且派遣其余將官登城吸引城中守軍注意,這才蒙混過關登上了城墻。
否則的話,假如太史慈早就發現是袁軍大將登城,不惜代價亦會將其射殺于登城途中。
文丑假扮普通士卒登城以后,也根本不講什么武德,直接后背偷襲,想要一擊斬殺太史慈,好輕松奪下南門。
他卻沒有想到,這位名不見經傳的郯縣南門守將,居然有如此敏捷的反應,身手亦是頗為不凡,居然在自己的偷襲下保住了性命。
文丑卻也知道,早點攻入城中能夠為河北省下許多錢糧,再加上起了愛才之心,這才于陣前招攬太史慈。
然而,太史慈亦為忠義之人,自從投效劉備以后,深得劉備器重。
面對文丑的招攬,太史慈反而覺得恥辱,當即喝道“汝為河北上將,居然行此下作偷襲之事。”
“所謂一丘之貉,汝此等品德,汝主袁紹又會是什么好貨色”
“要戰便戰,何必徒逞口舌之利”
哪怕太史慈感覺胸口有些發悶,卻仍舊沒有考慮過投降袁紹。
主辱臣死
太史慈若只是罵文丑偷襲之舉卑鄙無恥,文丑自知理虧卻也不會多說什么。
可太史慈居然當著自己面羞辱袁紹,文丑當即勃然大怒,喝道“汝既然自尋死路,某便成全于你”
言畢,文丑直接揮刀欺身上前,與太史慈廝殺在一起。
太史慈武力本就遜色于文丑,再加上被文丑偷襲倉促之下接了對方一刀,雖然勉強擋了下來,卻也感覺肺腑震蕩,顯然受了些許內傷。
他與文丑戰在一起,本就逐漸落于下風,又眼睜睜看著登城的袁軍士卒越來越多,心中煩悶之下,不能專心與文丑交戰,更是被其逼得節節敗退。
文丑卻得勢不饒人,手中長刀大開大合,一招比一招更加兇猛。
眼看太史慈已經不支,雙臂被震得發麻,沒能握緊武器直接被文丑劈落在地,頓時變成了赤手空拳。
文丑見狀,眼中閃過一道寒光,手中長刀橫斬,就想要將太史慈斬成兩截。
“休傷子義”
千鈞一發之際,劉備終于引兵殺至,看到了險象環生的太史慈以后,當即暴喝出聲。
與此同時,劉備身旁親衛統領陳到,猛然抽出了腰中佩劍,直接朝著文丑投擲了過去。
“鐺”
文丑正準備結果了太史慈,卻是感覺汗毛倒豎,急忙收了招式猛然朝著破空聲方向劈斬。
只聽得一聲金戈交鳴之聲,陳到投擲過來的佩劍直接被打落于地。
太史慈死里逃生,急忙后退撿起了掉落余地的長槍,就看到劉備、陳到率領親衛殺至。
太史慈見狀,不由心中一沉。
他可是知道,劉備麾下親兵不到萬不得已,基本不會投入戰場。
現在就連劉備都帶著親兵前來馳援南門,那就說明郯縣果真戰事吃緊,袁軍肯定也對其余三門發起了猛烈的進攻。
真要如此的話,那么郯縣局勢可就不容樂觀了。
“子義,你沒事吧”
太史慈心中正驚疑不定之際,劉備已經引著麾下兵馬殺至,滿臉關切的問道。
太史慈心中涌過一道暖流,可是戰場之上卻不容矯情,當即說道“多謝明公關心,某無礙”
劉備卻沒有放下心來,只因他已經看到了太史慈嘴角的血跡。
他可是知道太史慈之勇武,雖然比不上關張趙,卻也算得上是勇冠三軍,能夠將其逼到如此境地者,又是何人
太史慈趁機小聲說道“此人乃是袁紹麾下大將文丑,勇武過人,明公還需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