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辛毗的話,也不免讓袁紹心生警惕。
河北派系,自袁紹入冀州以來,對他們都是又愛又恨。
愛是因為河北多豪杰,無論是沮授、田豐、審配這樣的文士,還是顏良、文丑、張郃、高覽這樣的武將,都曾經為袁紹統一河北、奠定霸業立下了赫赫戰功。
河北派系人才濟濟,袁紹也用的得心應手。
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
正是因為河北派系人才濟濟,并且立下了赫赫戰功,才會使得袁紹麾下河北派系一家獨大。
袁紹身為一位君主,自然不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的發生。
因此,袁紹在覆滅公孫瓚以后,就開始有意識的扶持潁川派系,讓他們逐漸能夠與河北派系分庭抗禮。
不僅如此,袁紹任命自己的三個兒子以及外甥高干分別督查一州之地,也未嘗沒有重用宗室,制衡河北派系的因素在里面。
只可惜,與周琦的那場大戰,再度打破了平衡。
辛毗眼中釋放出了莫名的光芒,道“陛下幼女與楚王三子已經到了婚配年齡,可按昔日之約命二人成婚。既是公主成婚,派遣沮授此等朝廷重臣前往楚國送親,豈不也在情理之中”
河北四庭柱沒了,但是袁軍之中仍舊擁有許多中低級河北派系的軍官。
雖說河北派系先有顏良、文丑戰死,后有張郃、高覽投敵,按理來講河北派系應該自此一蹶不振才對。
事實卻并非如此。
“楚王好虛名,喜結天下名士,沮授名動河北,楚王見其前去送親,豈會被輕易放走”
最重要的是,與周琦大戰期間潁川派系的糟糕表現,無論是淳于瓊看守的糧草被甘寧一把火燒掉,還是辛毗等人獻策導致張郃、高覽被逼反,都大大降低了潁川派系的威信,也極大激化了兩大派系之間的矛盾。
袁紹已經感覺自己時日無多,迫切想要在去世以前為袁尚鏟除后患。
可是若不誅殺沮授,袁紹也擔心自己身死以后,沮授將無人能制。
辛毗略作沉吟,而后說道“臣有一計,既可令沮授不繼續掌兵,亦能保證河北不亂,更不會讓陛下背負罵名。”
只不過,他終究還是有些理智,知道以沮授的名聲與威望,絕不能輕易誅殺。
“彼時陛下再順水推舟,將之留在楚國,趙國內患自解也”
袁紹根基本就在河北,河北派系的強大乃是自下而上,縱然袁紹后來刻意扶持了以淳于瓊為首的潁川派系武將,河北派系的底蘊仍舊十分深厚。
看著臉色陰晴不定的袁紹,辛毗已知其心意,當即問道“陛下可是擔心無故殺沮授以后,會引起河北動蕩”
特別是在淳于瓊戰死以后,潁川派系哪怕有著袁紹的支持,都未必能夠掌控軍隊。
袁紹在這種情況下重新啟用沮授,卻仍舊心存戒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