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朝議和之后瑯州邊境回歸了安寧,百姓們又開始春耕秋收,過起了各自平凡的小日子。
夏末時節,顧思年終于回到了瑯州城。
這一趟去京城足足花了兩個多月的功夫,好在有褚北瞻、董壽這些人在,瑯州城的各項軍務都在有條不紊的推進。
尤其是征兵,兩個多月的時間已經有一萬余新兵應征入伍。
瑯州城內多了一座新的總兵府,門口懸掛著“顧”字匾額。
這地方本來是一座古宅,一直荒廢,修修改改成了總兵府,顧思年在瑯州城里總算是有了個家。
至于說勞民傷財的蓋個華麗宅院,他一點都不感興趣。
能住人,能睡覺不就得了
來往百姓看到那個“顧”字時無不面帶尊崇,心馳神往。
顧思年用短短兩年的時間就讓整個瑯州百姓記住了他的名字,只因為重新響徹云霄的兩個字
死戰
府門外停著一排排高頭大馬,目光鋒銳的士卒牢牢守在門外,三步一崗五步一哨。
新立的總兵府守衛森嚴,因為今天整個瑯州所有帶品階的武將都在這了。
府內正廳整整齊齊的站著幾排壯碩的身影,全都甲胄在身,彎刀懸腰。
褚北瞻、董壽、游峰等等一張張熟悉的面龐都在翹首以待。
在場唯一一個文人就是第五南山了,身為幕僚的他今天唯一的任務就是欣賞。
欣賞一個嶄新的瑯州衛。
“顧將軍到”
“轟”
所有人同時雙手抱拳,單膝跪地,怒喝道
“末將參見瑯州衛指揮使”
每一個人都低垂額頭,腰背挺直,鎧甲觸地。
其實從顧思年建立鳳字營開始就給自己麾下定過一個規矩
涼軍士卒,帶甲不跪。
但今時今日,這些個將軍們一定要跪地行禮,因為他們對站在中堂的這位男子心服口服。
不管是曾經的瑯州衛第一悍將游康,又或者是成名已久的副總兵董壽,今日都心甘情愿的獻上一拜。
顧思年也沒有拒絕,環視廳內一周之后便輕輕一抬手
“眾將請起”
“轟”
“坐”
“諾”
正廳中威嚴肅穆,一股凝重從大家心底油然而生。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
顧思年微微一笑
“從今年開始,朝廷每年會給瑯州下撥四萬人的軍餉物資,比往年足足多了近一倍。
新任的戶部清吏司左執事沈大人負責瑯州軍需調撥,他老人家會確保這些東西一分不少的運到瑯州。
另外,昨日我已經與文刺史、慕別駕以及剛剛正式就任同知的蘇晏清蘇大人聊過了。
瑯州每年的賦稅除去正常的開銷,還可以再供養一萬軍卒。
也就是說,我瑯州衛可以擴軍至五萬之數”
顧思年攤開右手,五根手指就這么在空中晃悠著,嘴角帶笑。
仔細一看就發現整條線都串起來了,戶部發下來的軍餉有沈儒過手、瑯州本地則是蘇晏清監督。
這么多銀子再轉到江門那兒購買各種軍資,任何一個環節都是自己人。
一分一厘都不會少
“哈哈哈”
眾人開懷大笑,齊聲高歌
“彩”
這些常年征戰沙場的將軍們比任何人都懂擴軍一倍是什么概念。
而且他們還十分驚嘆于顧思年的能力,戶部在他們眼里一向是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怎么顧思年去了一趟京城就這么大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