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去秋來,一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過,天氣漸漸涼爽了起來。
站在朝堂上的大臣們覺得舒坦了不少,盛夏時節,穿著厚厚的官袍往這兒一杵,下了朝就是渾身大汗。
天闕殿里鴉雀無聲,塵堯捧著一本奏折認真的看著,頻頻點頭,面帶笑意。
自從當初石鹽鎮鹽運案事發后,皇帝陛下的臉上已經有許久沒有露出過笑容了。
這奏折是在外查案的塵風派人八百里加急送回京城的,詳細講了鹽運案一個月來的辦案經過:
各地鹽課提舉司暴露的問題、每一名貪官污吏的罪證、貪墨國庫銀兩有幾何,以及接下來整改的方法奏折中都有言明。
事無巨細、樁樁件件都有條有理。
辦案過程中雖有曲折、也出現了官官相護的現象,但都被塵風以雷霆手段解決,總體來說進展順利。
塵風理政的能力超出了塵堯的預料,可以說差事辦得極好。
“呵呵,真是沒看出來啊。”
皇帝笑著合上了奏折:
“朕這個兒子不聲不響就把差事辦得這么漂亮,看來以前還真是小瞧他了。”
太子爺輕聲道:
“六弟畢竟是皇子,自幼深受父皇教導、耳濡目染之下豈能差了?
等六弟回京,陛下可得好好獎賞他才是。”
塵洛熙隨即附和道:
“太子殿下說得沒錯,不僅要賞,等六弟回來兒臣還得去請教請教查案的經過、心得。
兒臣捫心自問,若是讓我去,絕做不到六弟這么得體。”
“哎呦,你們兩今日倒是一點也不吝惜自己的夸獎啊。”
皇帝頗為詫異,他還很少見這兩個兒子同時夸一個人,而且塵風平日里與他們的關系也就一般般才對。
但畢竟圣心愉悅,塵堯笑道:
“這次你們兩的表現也不錯,聽說東宮與齊王府都在全力配合他查案,很好。
等此案結束,朕不僅要賞風兒,你們也要一起賞!”
“兒臣謝父皇!”
“哈哈哈!”
皇帝的朗笑聲在大殿里回蕩著,人群中的顧思年微微撇嘴,這兩家伙啥都不干,拍拍馬屁就能獲賞?
等笑聲停止的時候,塵堯輕輕捋了捋龍袍衣袖:
“接下來該聊聊今天的正事了。
春闈。”
滿朝大臣都直起了身子,側耳傾聽。
所謂春闈,就是科舉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會試。
依涼制,科舉分為四步走:
首先就是院試,也稱童試,在郡縣內舉行,所有考生都稱之為童生。
考試合格者就是秀才了,在本縣的范圍內可以享受免除徭役之內的特權。
院試結果按成績分為六等,第一、二等的童生就有資格參加下一輪考試。
接著就是鄉試,在道、鎮一級舉行,擇優錄取為舉人。
舉人會被各地官府記錄在案,他們已經具備了做官的資格,當本地官職出現空缺時可以讓舉人來替補。
雖說歷來能替補做官的很少,可畢竟算是有個盼頭。
然后就是科舉制中極為重要的一環:
會試。
會試就是全國精英之間的比拼,考試內容有策論、經義、詩詞等等,考試流程極為嚴格。
會試中者稱之為貢士,他們這些人將有資格參加最后一輪殿試。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能走入那座天闕殿的考生,基本上都是人中龍鳳了。
塵堯聲音沉穩的說道:
“諸位愛卿都知道,去年邊關大戰,燕人大軍壓境,滿朝上下的精力都放在了戰事上。
過了年后又是饑荒橫行,各地都餓死了不少災民,人心惶惶,也不是會試的好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