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
“噠噠噠~”
褚北瞻、楚仲騫幾人換上了一身便衣,打扮得與尋常百姓無異,策馬疾行,離開了城外的軍營,一頭扎進了深山之中。
幾匹高頭大馬在山路中穿行,馬蹄聲清脆,時而帶得四周樹葉嘩啦啦作響。
山中的氣溫要比外面更涼一些,夏季的煩悶在這里一掃而空,讓人倍感舒適。
此地名為幽冥山,聽名字很是陰森可怖,但實際上卻陽光普照,給人一種暖洋洋的感覺。
這座山峰在幽州城東面,距離城墻不過二三十里,山中地勢開闊處可以依稀看見城頭。
若不是有戰亂,想必會有許多城里人進山打獵。
楚仲騫兩人并不知道褚北瞻帶他們來這里做什么,但是他們明白一定與幽州城外的那條都陵堰有關。
因為幽州城周邊的地形呈現出東高西低的特點,幽水剛剛好流經幽冥山。
都陵堰就是從幽冥山引水進入幽州城,最后再穿城而過,一路往四面八方延伸,灌溉周邊十余縣。
當然了,都陵堰絕不僅僅是從幽冥山到幽州城這么短短的二十余里,這僅僅是其中一段。
“噠噠噠~”
眾人的戰馬漸漸慢了下來,最后停在了半山腰的空曠中,褚北瞻馬鞭微抬,指向山腳下說道:
“兩位將軍看那兒,那就是都陵堰從幽水開渠的位置。”
兩人駐馬遙望,山腳下有一條長江蜿蜒流過,江水拍打著兩側的山崖有浪濤聲此起彼伏,頗為雄壯。
這條長江就是所謂的幽水,江水渾濁,南北流向,水流湍急,堪稱是幽州的母親河,從其中分出的支流澆灌了兩側不少農田。
江水中端開鑿出了一條峽口,兩側筑高,江水從此地分流,順著山勢一路流往幽州城內,這兒就是都陵堰,乃是人工開鑿出來的運河。
“甚是壯觀啊。”
楚仲騫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
“當初在瑯州的時候就聽說過幽水之名,今日一見果然不同凡響。
能開鑿出都陵堰哺育沿岸的百姓,這位李都也算是為萬民謀福了,該當名垂青史。”
“確實啊。”
董壽也感嘆道:
“北境之所以土地貧瘠,無非是缺少水源罷了,幽州有此等江堰是福氣啊。”
對這些北境武將來講,習慣的是漫天黃沙飄揚的景象,此等江景確實少見,倒別有一番風味。
褚北瞻笑呵呵地說道:
“兩位將軍怕是不知道吧,這幾個月我可是多次來幽冥山內查探地形,當我第一次見到都陵堰時也感嘆其工程的浩大。
據說當年為了修造此渠,李都說服三州官衙,前后抽調了數十萬民夫才將都陵堰筑成,從當時的角度來看確實有些勞民傷財,但后世會跟著享福的。”
幾人嘖嘖稱奇,但董壽還是忍不住問了一句:
“我還是不明白,幽水也好、都陵堰也好,與攻破幽州城有什么關系?”
“呵呵。”
褚北瞻輕輕一笑,并未正面解答兩人的困惑,而是翻身下馬:
“咱們接著往前走吧,前方山路越發崎嶇,下馬步行為好。”
楚仲騫與董壽對視一眼,很無奈地跟著下了馬,明知道褚北瞻在跟他們賣關子卻又無能為力,急得心癢癢。
三位將軍在前,四五名隨從牽著戰馬遠遠地跟在后面,一行人指指點點,時而停下腳步欣賞山中的景色,時而會對山腳下的幽水評頭論足一番,但只字不提戰事。
哪兒像是領兵作戰的將軍,倒像是文人墨客出來踏青郊游了。
“砰!砰砰!”
“咔擦~”
往前走了好一會兒,路邊傳來了砍伐樹木的聲音,幾人只看見一名白發蒼蒼的老人揮舞著斧頭,在賣力地砍柴劈樹。
老人的年紀看著不小,但干起活來還挺有把力氣,揮汗如雨也不見停手,一看就是常年上山砍柴的農戶。
一行人出現的時候,老人似乎也注意到了他們,不過只是簡單掃了兩眼,并未停下砍柴的動作。
褚北瞻很自然地打起了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