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荏苒,歲月匆匆。
在趙高的潛心參悟修行中,十多年時間,又是轉眼而過。
可對于這個新生的大一統中原國家秦朝而言,這短暫而又漫長的十余年時間中,已經經歷了太多的風風雨雨。
尤其是身為第一位皇帝的嬴政。
由于推行太多符合大一統國家狀態,但動搖其他貴族利益的全新策略,使得他自己遭遇過很多次刺殺。
更有六國遺族到處蹦跶搞事,像蒼蠅一樣令人煩不勝煩。
使得秦朝的局勢,就像是表面平靜的汪洋大海,實則內部早已經是暗流涌動。作為掌舵者的嬴政,每天都會加班熬夜工作到后半夜。
要不了兩三個時辰,就到了天亮的時候。
由于這是第一次一統中原,在治理國家方面,嬴政完全不具備任何參考借鑒的目標例子,幾乎所有的事情,都是摸著石頭在過河。
根本不知道做出某些選擇,究竟是對還是錯。
可無論結果是成是敗,如今秦朝的所有經歷,都為未來的朝代留下極為珍貴的借鑒參考案例。
但更加讓人震驚的一點。
那就是秦朝這種獨自摸索出來的治理國家做法,很多條例,在未來歷經數千年的歷史風雨中,仍舊得到借鑒與適用。
比如最高統治者的選拔,采用的是立賢為儲。
憑借真本事與才能去上位。
而不是儒家那種立長為儲,完全不在意這個長子,究竟是智障,還是傻子,亦或是昏聵無能之輩。
除此之外,就是車同軌,書同文等一系列全新方案。
將分封制更改為郡縣制等。
……
許多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新治理方案推廣,讓秦朝這艘第一次一統的大船,在風雨飄搖中摸索著前進。
其中的磕磕碰碰有多艱難,非親身經歷者而不可清楚。
而作為國運的趙高,對此卻是深有體會。每一次秦朝整體局勢的改變,無論是在明處,還是在暗處,都會引發祂自身出現變化。
祂可以清楚察覺到發生在暗中的種種暗流動向。
也正是因為如此,趙高非常清楚,秦朝走不遠了。這不僅僅是外部的因素,還有內部的因素存在。
亡秦必楚的真正根源所在,就在于秦楚兩國那長達數百年的聯姻。
秦國高層中,有不少和楚國有關系。
甚至于如今始皇帝的嫡長子嬴扶蘇,其生母,都是楚國的公主。在重視宗親的這個時代,這就是禍根的因素。
嬴政將其判罰到邊疆地區,其實也是一種保護他的手段。
隨著時間的推移。
趙高感應到身為普通凡人的嬴政,因為連年瘋狂熬夜工作,以至于身體積勞成疾,早早就出了大問題。
他自己本身,就已經活不了多久了。
除非自身走上修行路,借助宇宙能量來改變自身的基因,讓自己成為超凡生命。這是他目前唯一活下去的辦法。
而始皇帝嬴政的生病虛弱,也導致趙高自身隨之變得虛弱。
這是國家與國運之間的密切牽連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