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ivtentadv>東漢末年,太平道張角借助教派信仰發動起義,一時天下景從,只數月便成功奪取天下,定都河北。
只不等張角登基做皇位漢帝禪讓禮,忽虛幻降臨,漢室復生,天下紛亂迭起,不久張角被忠于漢室的軍隊困殺于廣宗城。
黃天當立事件的根由其實是萬變、瘟疫兩大邪神之間的爭斗,結果自然不用說,瘟疫一系慘敗。
以上事件皆記錄于鎮魔人密檔甲字庫,乃所有鎮魔人所要應對的邪祟大事件第一等。
這類事件的可怕之處在于,如果你置之不管,世界迎來毀滅;你阻止了事件,所造成損失同樣難以估量。
歸來的陳珅發現異常之后,一開始并未意識到此般事件的性質,直到他多番走訪印證,此時見得李格非當面,卻才明白大宋到底發生了什么。
當然,就算知道了真相,想要解決事端卻并不容易。
陳珅需要找到虛幻降臨的節點。
此節點非是某個地點,而是人,或者說被邪神標定的錨定工具人。
這個工具人,可以是一個人,也可以是一群人,甚至工具人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邪神的工具人。
陳珅要做的就是將這些工具人找出來,拔除邪神設在他們身上的錨定。
而陳珅第一個懷疑的目標,正是他的準岳父李格非。
或許有人會問,為什么是李格非?
原因就在蘇軾身上。
蘇軾在大宋的名氣太大,聲望太隆,身上牽扯的命運線太密實,只因被陳珅提前弄去了個特別之處,便是邪神也無法直接將其轉實為虛,故而只能走曲線救國的路子從蘇軾的學問傳承中否定他的存在。
左傳有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
蘇軾的存在根性,自也脫不開這三不朽的范疇。
立德之說,蘇軾還談不上;立功方面,蘇軾在大宋官場上算是個十足的失意人,雖然在地方上小有建樹,但放在整個歷史長河中連個水花也算不上。
蘇軾真正影響深遠的方面唯有“立言”,且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他冠絕天下,甚至放在歷史長河中亦光耀千古的詩詞巨篇;第二就是蘇軾的學問思想。
這個學問思想并不是寫在書本上的死文字,而是以其門人弟子及再傳為載體,在各自的人生當中踐行之。
詩詞既出,形如落棋無悔,對付起來并不難,君不見歷來有多少名篇皆失散,又有多少佳句乃佚名之作。
若有些個變故,便千百年后,蘇軾之名被人們所遺忘,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念奴嬌赤壁懷古也未必不會成為無名氏之作也。
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蘇軾的學問思想斷絕了傳承,門人子弟斷承絕嗣。
而繼承蘇軾的思想學問門人弟子,當然要首推蘇門前六君子和后四學士了。
這十個人,或者其中有一個,或者全部都有可能是邪神的工具人。
一切只看他們出了問題以后,到底能對蘇軾的存在性造成多大的打擊。
而在蘇門十子當中,李格非或許不是聲望最高的那一個,但是他卻是蘇門子弟傳承最重要的一個點,因為他有一個好女兒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