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延慶甚至在聽到這個傳聞的第一時間,就準備在自己家族收藏的寶兵利器中,選一件最好的寶劍作為神兵【宵練】的替代,到時候呈與童內使,以獻官家。
當然,在此之前劉延慶須得保證那個喚作王淵的小提轄不會胡口亂說話,以免壞了自家的算計。
劉延慶心中思量些許,當即喚來兩個兒子劉光國、劉光世,然后密語二人。
隨后不久,劉光國便帶著幾個心腹親衛連夜秘密出城,一路快馬趕往老家保安軍(今陜西志丹縣)。
而次子劉光世今年不過是十五六歲,卻勇而有智,頗肖延慶。
次日清晨,劉光世便帶著數十名親衛騎兵出城,長驅數十公里,于正午時分趕到了的五泉縣城外。
五泉縣乃邊城,劉光世帶著數十親衛,若入城,須得先遣信使通稟城守,待得守軍允許后方得入內。
但劉光世本身是個徹徹底底的小人,且少年倨傲,又得父親秘授玄機,他卻一不遣使通稟,二不招呼守軍,卻驅兵長入,直接奪占了縣城的城門,然后騎馬昂然入城。
要說這五泉縣城守軍常年備戰,為何被劉光世突兀奪門,卻也是陳珅的鍋。
那王淵得了神兵【宵練】的消息能一夜傳至蘭州城,五泉縣城里的人自也是幾乎人人得聞。
而城中管勾政務的推官自也不例外。
這推官姓高,乃是河東蕃官高永年從弟,因慕大宋文華,多學經典,又蒙蔭授留職,作得本城推官。
高推官既學典籍,對殷天子三劍的了解自非比常人,他亦不信王淵獲得真正的傳古神劍【宵練】,卻又因周圍人等言說切切,清早便招了王淵相見,以觀劍器真偽。
而王淵徒然受招,卻來不及布置城門換防事宜,又城門被劉光世親兵突襲時,守軍的另一硬手韓五卻隨陳珅于館驛中安歇。
再加上劉光世一伙乃宋軍上軍打扮,卻讓城門守軍頗有些顧忌,故城門不出意外的被奪占了。
劉光世身著鱗甲,外罩錦衣,騎著一匹高頭大馬,手持掐金絲馬鞭,居高臨下俯視著一被劉氏親兵強摁著卻掙扎不休的城門小校,漫聲問道:“汝便是那王淵?”
鼻青臉腫,發髻凌亂的小校怒道:“若提轄在此,汝等安能勝俺們!”
劉光世回首親兵中一人,道:“且記下,五泉縣守城提轄官王淵疏于軍事,擅離職守,置城防布設于無物!我奪其門,一鼓而下也!”
那小校驚怒交加,拼力掙扎叫罵道:“汝個廝鳥!休得攀污俺家提轄!他···”
劉光世一鞭子抽在小校面上,那小校不由慘叫一聲,面上綻起一道青紫的鞭痕。
劉光世冷然道:“家父劉諱延慶,忝為龍神衛都指揮使,勾當蘭州防御西夏軍事。我乃劉光世也,奉父命巡查各縣軍事。王淵何在?且拘來見我!”
那小校實不敢相信,眼前這毛都沒長齊的青澀小兒竟是上官派下的巡官。
他忍著面上的劇痛,連忙辯解道:“上官容稟,王提轄卻不曾有意擅離也!昨日王提轄得了一神兵,今早被本城推官喚去驗看,至今未歸。”
劉光世再次冷笑道:“再記一筆,王淵以貴貨賄上官,頗有阿諛之意也!”
言罷,劉光世不再理會已經傻眼了的小校,卻喝道:“走!我們去會會本城的高推官!且看他如何辯解與下將勾連之事!”
隨后劉光世留下半數親兵把守城門,自率人趕往縣衙。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