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大概是恭王府里最沒有價值的部分,但昆侖卻依然不愿意離開,他問:“和珅死后,這里做什么用了?”
楊教授說:“和珅被賜死之后,嘉慶把和第的西半部分賞給了他弟弟慶王,這兒是東進,依然歸和珅的兒子豐紳殷德居住,這是因為豐紳殷德是駙馬,所以未備株連,當公主死后,這半部分也成了慶王府。”
昆侖倒吸一口涼氣:“公主家里有兇宅啊,她不瘆得慌?”
楊教授笑道:“你對王府的大小概念可能還不清楚,恭王府有六萬平米,公主永遠也不會經過此地,兇宅一說不成立,最多是兇屋,最是無情帝王家,那個王府里沒死過人啊,而且死的都挺慘,懸梁的,跳井的,刎頸的,就是故宮里也不乏發生過慘案的宮殿,不忌諱的,最多讓仆人住,或者當客房。”
“對,1890年時這里就是客房。”昆侖說,“恭親王的客人住在此間,我想就是那時候發生了一些什么。”
楊教授和丁家駿不知道他說的什么,也沒往心里去。
……
游覽完恭王府已經到了飯點,昆侖宴請兩位學者,送走了楊教授之后才和丁家駿探討起來。
“我知道可能比較驚悚,但確實存在這種可能性,他是和珅轉世。”昆侖說。
丁家駿是一個學者,博覽群書,涉獵頗廣,雖然年紀輕輕,已經有了兩腳書櫥的美譽,越是懂得多,越知道敬畏,這個世界上未解之謎太多了,丁家駿本人就是史家駿的轉世投胎,所以他對這個假設是認可的,但假設可以大膽,求證必須小心。
和珅本人的身世歷史上記載的很清楚,但是他的所謂前世馬佳氏就沒那么多資料可查了,其實馬佳氏是誰并不重要,因為很可能每個人都有無數個前世,通過正常的轉世投胎之后會遺忘前世的身份,也就是所謂的孟婆湯。
“和珅擅長理財和貪污,馬佳氏是一介女流,而且入宮為妃,沒有太多施展經濟才能的空間,但王蹇就很好的繼承了和珅的才能,短短時間集聚了大量財富,王化云階段,王氏財團的財產又借著香港房地產迅速膨脹,王海昆階段,世界局勢變化很大,這個階段財富沒有縮水也很見功力了,從這方面來說,確實有可能是和珅,那么和珅是怎么做到頻頻轉世的呢?”
丁家駿說自己對清史一知半解,實際上是自謙的說法,他只是沒那么精專而已,但對于和珅這個人還是蠻了解的,和珅在乾隆朝做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而乾隆時期西方列強已經開始接觸這個東方帝國,作為皇帝最寵愛的大臣,他有機會,有能力獲取任何想要的資料,比如藏在拉薩宮殿里的佛經,西方使者進獻的卷軸寶物等。
“王蹇眉心有沒朱砂痣?”丁家駿突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