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漱完,吃過早餐,他背著簍子匆匆出了門。
昨天培育了八只蜜蜂,今天得去看看它們。
他特意去了一趟自家的苞谷地,每一株苞谷苗的腰上都掛著至少兩枚飽滿的苞谷。
看上去非常壯實。
他的目光掃過東邊的那些苞谷苗,敏銳的發現一些葉片被蟲子啃咬出了一個個缺口。
每種害蟲的進食方式都不一樣。
有的害蟲偷偷潛伏在葉片的背面吸食莖葉中的汁液。它們喜歡在葉片的葉脈上咬出一個小洞,像吸血一樣吸食汁液。
這種多為幼蟲。
很隱蔽,不易被農夫發現。
還有的蟲子喜歡從葉片肉質最厚實的地方下口,咬出一個個不規則的蟲眼。
此刻發現的卻是葉片的邊緣被啃咬出一個個大小不等的缺口。
說明這次出現的害蟲有著強大的口器,它們可以像切割機一樣,一輪一輪從葉片的邊緣向深處均勻啃噬。
秦牛仔細辨認后,發現這是蝗蟲留下的痕跡。
隨后,他在地面又發現了一粒粒大小不同的棕黑色蟲屎。呈顆粒狀,表面較為粗糙。
他更加確定這就是蝗蟲干的。
嚴七管家上次就提醒過有多地出現蟲災的跡象。
前不久又發了一次洪水,這只會加劇蟲災。
秦牛的苞谷地上次除過蟲,而且清除得相當干凈。
沒想到這次又出現了害蟲。
而且從葉片的啃噬痕跡,以及地面散落的蟲屎來分推斷,絕不是什么幼蟲。而是存在著不少成蟲。
蝗蟲卵在合適的氣溫下孵化需要半個月左右。
如果氣溫低,甚至可能需要20天以上。
孵化為若蟲后,它們每隔七天的樣子蛻皮一次。大約需要蛻皮五次才能變為成蟲。
秦牛上次除蟲到現在也才一個月不到。
按理說,就算出現蝗蟲也只是二齡,三齡若蟲,不可能出現大量成蟲才對。
這些成蟲到底哪來的
從旁邊地里過來的
有這種可能,但是與他這畝劣田相鄰的土地,基本上每隔半月到一個月左右就會除蟲一次。
他們地里的莊稼長勢雖然不如秦牛的好,但是并未看到明顯蟲害。
這說明不具備讓蝗蟲短時間內大量繁殖的條件。
那就只有一種可能,這些蝗蟲是從別的地方飛過來的。
蝗蟲具備一定的飛行能力,它們把一個地方的食物吃得差不多后,便會成群結隊的遷移。
秦牛最近一直在忙各種事務,對這畝苞谷也就沒怎么關注。
發現存在蟲害的痕跡后,他連忙放下背簍,進入田間仔細巡察了一遍。
有多株苞谷苗的葉片都出現了被啃咬的痕跡。
可能就是這幾天發生的。
那些啃咬的痕跡看上去相當新鮮。
植物的葉片具備自我修復能力,時間稍微長一點,傷口便會自我修復。
他的種植經驗不算豐富,但是辨識蟲蹤技能已經有一定水準。
可以通過葉片傷痕的新舊來分辨蟲子是否還在附近。
進入田間巡視時,不時有一只只受驚的蝗蟲跳起來,然后逃到其它植株上。
有的蝗蟲還趴著背,正在交配。
不把它們收拾了,很快就會在地里產下大量蟲卵。
一只雌蝗蟲,一次可以產下兩百多枚蟲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