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場擂臺上,一個裁判走到上面,高聲宣布“接下來進行的,是學院對抗賽的首戰。”
“首戰將由蒼赫學院對戰常安學院。”
“對戰分為兩輪,第一輪是二年級部,第二輪是一年級部。”
“每打敗一個對手加1分,最后兩輪總會最高者勝”
宣布規則后,裁判又道“現在,請二年級部的隊長們決定比賽模式。”
“比賽模式分為車輪戰、團體戰和最驚心動魄的隊長決定賽”
看臺上,有別院的學生輕聲道。
“今年的規則改了,聽老師說以前都是團體戰,三支隊伍,采用三局兩勝制。”
“今年比賽模式豐富了,而且采用了綜合得分制。”
“這樣一來變數就更多了。”
羅閻也想起昨天魏風華的講解。
今年大會縮減了參賽的人數,每個學級只能上三支隊伍,合共十八人。
車輪戰既是從三支隊伍里選出六人,然后陸續上臺對戰,打輸了就下臺,打贏了就繼續。
直到最后擂臺上,還有人站著的那一隊就勝出。
而作為敗方,那些沒上場的隊員,也會以戰敗論,將分數拱手相送。
換言之,只要打贏,就能平白拿到12分。
團體戰則是原來的規則,三支隊伍,每次比賽隊伍六人一塊上,講究團體配合,最終將對手全部打敗或者對方投降便算贏。
三局兩勝。
勝出那一方將獲得18分。
至于隊長決定賽,這是孤注一擲的豪賭。
比賽雙方,將各派一名選手上臺對戰。
獲勝一方非但能拿下對面的所有人頭,還會獲得額外獎勵,會拿到5分特別加分。
換源a
獎勵很誘人,這額外5分可能決定學院的勝負。
不過。
那被寄以厚望的選手,要背負起整個學級的勝負,甚至關系到學院的勝負。
那心理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這時候,擂臺上,兩個學院已經決定好比賽模式。
經過雙方六名隊長的協商,最終,兩個學院決定采用車輪戰。
他們迅速分組,隨后每邊各派出六名學生上場。
車輪戰這種模式,決定了那支隊伍必然全由該年級的尖子生組成。
蒼赫學院那邊,羅閻就看到了東皇,這個曾經參與過迎新活動然后第一個被他敲暈的家伙,今天拿著一把戚家刀,并作為第一個參賽選手上場。
羅閻視線落在那把戚家刀上。
戚家刀學習了倭刀的姿態,整體形似但有很大的區別。
一般的戚家刀在鍛造結構上,多為身軟刃硬,而倭刀則是外硬內軟。
其次在柄莖的結合方式上,戚家刀采用的是傳統的尾鉚固定法而非倭刀的目釘固定法。
佩戴和外裝就有更大區別。
另外,既是東皇所持,應該非一般武器,想來至少也是重器級別的兵器。
另一邊,常安學院上來一人,身材較為矮小,但體格粗壯,比東皇要粗大上一圈不止。
這人使用兩把短柄月牙斧,讓羅閻無來由地想到了電視中用三板斧的程咬金。
擂臺上,雙方互報姓名。
“蒼赫學院,東皇”
“常安學院,徐田宇”
裁判點點頭,說道“比賽規則你們都清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