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謝允出門去了四夷館。
四夷館起源于本朝開國時期,由于隨著中原王朝對外交活動的不斷深入,外語的重要性開始逐步凹陷。
但在相當長的時期內,外語人才的培養只能依靠自學或者師徒傳承來完成,朝廷并未設立專門的機構進行教習,直到明太宗皇帝下令開設四夷館,本國官方的外語與翻譯教學才開始走向制度化。
太宗皇帝時期,他把京都從金陵遷移到北平,太宗皇帝能戰善戰,六師屢出,漠北肅清雖然到了本朝邊防就不行了,隨著國內局勢趨于穩定,這位馬上天子開始主張與周邊國家進行外交活動,這樣一來,前來朝貢的外國使者大大增多,創造了遠邁漢唐的萬國來朝之盛世。
為應對外交需求,太宗皇帝就設立了四夷館,一百多年過去,四夷館已然成為了朝廷培養外語人才的主要陣地。
剛到四夷館門外,就看到四夷館的學吏起身過來,想來是等候多時了。
謝允從袖口中掏出一張名帖,遞了過去,“我和王世幀王大人一約,麻煩你通傳一聲。”
學吏一動不動,仿佛早已知道此事,笑道“王大人現在不在四夷館,他特意交代小的,若有人找便領路帶他去對面的云起樓,天字號包房。”
說罷,抬眼瞧了一瞧謝允,緊接著道,“大人,請您移步請隨下官去云起樓。”
謝允微笑著更正道,“某現在已經不在朝為官了。”
學吏愣了,謝允又說道“我隨大人去。”
“欸”學吏應道,引著過去了。
見這么幾步路的功夫還要親自送他過去,謝允抬手輕聲謝絕道,“罷罷,我自己走過去。”
學吏只好目送他過去。
本朝命令,官員不得出入民辦青樓,只能去官辦的青樓教坊司,王世幀居然把自己約到了這種地方
隨便,反正自己現在已經不是官身,隨便進。
云起樓并不喧鬧,反倒是很雅靜,謝允跟著店小二去了三樓的包廂。
王世幀是他的同年,殿試放榜后他們一起選入翰林院當庶吉士,散館后一個去了泉州當知縣,一個去了宣大當巡邊御史。
任職期滿自己留任京中,王世幀被分去了陪都當國子監司業,陪都金陵也和北京一樣設六部九卿,因為事事都要事先上奏京城六部準許,所以已經變成了虛職,去了陪都相當于仕途終結。
王世幀今年能調任回京,謝允實在是替自己這位同年慶幸。
“我當你不來呢允之。”
一道醇厚的聲音從里面響起,隨著幾道輕快的腳步聲漸近,一個個子不高,身材適中的男子出現在謝允面前。
“為什么不會謝某現是白身,來這種地方有誰會彈劾我不成”
謝允一身松香色云祥祥云暗紋長袍,手里拿著一把湖扇,稱得芝蘭玉樹,他挑了下眉,眼眸帶笑。
話落,這倒提醒了王世幀,王世幀一面和他一起往里間走去,一面遲疑了下,道“在京為官那么嚴苛嗎青樓都不能來。”
謝允落座后,手里的扇子隨性地敲著桌角,“這個,要看有沒有人揭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