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他過來只不過是為了要記錄一下,沒想到還有自己擅長的,他當時就激動了。
“哦,漢中,你知道大棚,對了我忘了,你學了農業培訓班,那你會建大棚嗎”
“會,土大棚的話不難,但是咱們這里要建一個火墻,用來加溫”。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其他的人聽懂的也沒有幾個,但是他們聽到了一點,冬天也能夠種出來糧食。
他們一通交流之后,李濤就看向面前的一眾長輩。
“流水叔,各位叔叔,十一爺,九爺,爺爺,我找人弄了一些篷布,咱們找一個地方建立幾個大棚,一個用來育苗,一些用來種植錯季莊稼這樣的話我們冬天就能夠有糧食吃了”。
幾個年紀大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都看向了老七,也就是李濤的爺爺,后者微微搖頭道。
“你們年輕人的想法,我們跟不上了,但是我們這身子還能夠動,你們說怎么做,我們來說,能不能成,也就是一個冬天,成了我們李家村再也不會餓肚子,不成,我們一家人再想辦法”。
“流水,你是村長,你說呢”。
最后老爺子還是把這個皮球踢給了李流水,這樣的事情還是交給村長決定的好。
“七叔說的對,只要不讓咱們村里人餓肚子,再苦再累也都沒事,干了,明天我就安排人”。
他們又商量了一些,兩百多人開始分工,開荒,收集干柴,堆積土培,砍竹子,分的明明白白。
等忙完這些之后,李濤才和爺爺,二叔一起回到家里,他們回來之后,家里才舍得點燃煤油燈。
他們家里現在沒有那么多錢,煤油燈也只是有事的時候才會點,這不也就是李濤回來,這才點燃。
“大孫子,你和奶奶說說,是從哪里弄的那么多糧食啊”。
他們不反對李濤把糧食分給大家,相反他們還覺得應該這么做,因為他們家欠村里的,當年鬧革命,李大山帶走村里八成的青年九十六人,卻只回來了七個人,李大山也是重傷之身,所以他沒有要工作,他只想回來陪陪孩子,孝敬父母。
雖然村里的人都不說那些,但是老爺子不這么想,欠的,就是欠的,他們要還,一輩還不完,就兩輩,兩輩還不完,就三輩,子子孫孫無窮盡。
可是家里的人一直都沒有怪過他們,回來的七個人,三個人留在部隊,四個人回到家里,就是大狗,石頭,山貓,柱子他們四個,他們四個可都是連排長,有著一等功的英雄,但是他們不想出去了,他們只想陪在家人身邊。
用他們的話說,他們為國家征戰過,不負習武之身,但是他們現在要在家中保護家人,為人子女,孝道為先。
李流水回去之后,看著身邊的李石頭道。
“你明天去鎮上一趟,把公社的書記職位領了吧”。
他們都是軍官退伍,上面一直都有這樣的想法,只是李家村的人一直都在拒絕,可是現在李流水竟然直接讓他接下這個工作,這是怎么回事。
“是不是不明白,但是有一點我知道,這個大棚不簡單,我是擔心有人做壞事,小鬼難纏,只要攔住了公社那一段,就能夠擋住很多小鬼,大狗不愿意去,山貓身上有傷,也就只有你,但是你要激靈點”。
“我明白了爹,我明天就去,那村里的事情”。
“你爹我還沒有老,十幾年還是能夠撐得住的”。
李流水說完之后,笑著離開了,甚至嘴里還哼著戲曲,這一年來他一直都在擔心,擔心族里的人餓死,現在總算是不用擔心了,他沒有回去睡覺,而是去了糧倉,他要親眼看著這些保命的糧食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