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濤回到家的時候,問大舅要不要來他們摩托車廠。
大舅拒絕了,原因很簡單,軋鋼廠很好,他很習慣,他在軋鋼廠工作了這么多年,早就習慣了這里的工作,也不想換工作。
這個軍工廠的建立和他沒有多大的關系,他只需要大方面的定向而已。
他把人員,把人才,把工分分配,職務安排,都交給了陳書記,自己就是去搞基建,其他的他根本就不管。
“劉營長,不知道你有沒有收到上面的通知,這些做完之后上面還會再派來兩個營,組成一個團,再建造幾棟這樣的樓房”。
劉營長微微點頭,他也是接到了上面的任務,雖然他有些不太明白為什么要這么做,但是上面的命令就是這么說的,一切聽從李濤的安排。
“李廠長上面有什么你有什么計劃盡管說,這次我們全部聽從你的命令”。
既然要建不如建一個社區,既然已經有了7棟,上面又撥了7棟,他不如再建一些配套設施把學校、醫院、飯店、超市都建立起來。
反正上面讓他建的是一個社區,又沒有限制多少棟樓,只要他提出的方案合理,上面就不會反對。
最主要的是,上面還給了我他一百多畝地,讓他擴建工廠,讓他建立社區。
“宿舍樓還交給你們,因為這邊你們比較熟悉,但是要增加醫院,學校,以及一條商業街”。
醫院學校這些劉營長都能夠明白,但是這一條商業街代表的是什么他有些不太清楚了。
李濤也是耐心地講解,畢竟有了這么多人居住,如果沒有配套的商業沒有物資供應,那對于他們來說也是不太方便。
畢竟是一個5000人的大廠,對應的工人、家庭、孩子他們相對應的、教育、醫院都是要配套的。
經過一系列的介紹之后,劉營長算是明白,李濤心中的想法,這樣的想法是太高了。
“如果能夠建立出來,這樣一個社區的話,也是我的榮幸,很高興能夠和你合作,李廠長,謝謝你給我一個這樣的機會”。
他的心愿就是建立一個城市,雖然現在沒有完全實現,但是要夢想也要一步一步實現,現在的他至少看到了一個小小的縮影。
有這一點,就是成功案例,之后要做的就是,慢慢成長。
“大家相互成就,一起為國家做貢獻”。
李濤這段時間一直都在這社區里工作,至于其他的事情,他根本就不管不問不聽。
除非有人來找他,否則的話他就是一個小透明,也是最清閑的廠長了。
好在他們這里是軍工廠,很多工人都是軍人,都是轉業軍人,都是軍工人員,不是誰都能夠進去的。
要不然,他家的大門,不知道被別人踏爛多少次。
就算是這樣,他大舅也被找了無數次,哪怕只是一個臨時工,也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
正式工的名額沒有,但是臨時工的名額,他倒是給大舅二十多個,有了這些名額,足夠大舅應對了。
反正也只不過是一個臨時工而已,這樣的權利他還是有的,只要不是太多他就能夠辦到,再說了,這樣也能夠穩固他大舅在四合院里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