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騎軍和妖族騎軍在漠北平原上的對峙,在整個人族的歷史里,還是頭一份,在整個大梁朝兩百余年的歷史上,同樣是頭一次。
那支從南方一路深入漠北的騎軍,已經遭遇了不止一場大戰,如今整個騎軍上下的所有士卒,幾乎都是疲倦不已,可當他們看到了那位舉世無雙的大梁皇帝后,那本來疲倦不已的身軀,便又充滿了力量。
大梁邊軍,為人族而戰,在這冰天雪地的漠北,他們無怨無悔,但誰不愿意被人高看一眼,夸贊幾句,不為別的,就也想被人認可,那么即便死在這里,也會覺得心里過得去。
所以之前李長嶺領著騎軍出征之前,才會說這一趟走完,他肯定要讓那些神都里的讀書人對他們說幾句好話,寫幾篇文章稱贊一番,那本是鼓舞士氣的舉動,但到了這會兒,其實就沒有什么意義了。
因為他們已經見到了那位大梁皇帝,那位人族的名義上的領袖,整個大梁朝真正的主宰者,那是多么了不起的大人物,此刻卻都已經來了漠北,和他們一起,并肩而戰。
這等殊榮,他們這次只要不死,走回去和袍澤們說上一番,那定然比殺了幾個妖族更值得吹噓。
說得更為通俗一些,這便是可以吹一輩子的事情
妖族大軍那邊,又有一支大軍匯聚而來,領頭的正是大祭司和那位妖族大將。
之前他們和大梁邊軍相遇,原本以為不管如何都能夠攔下這支騎軍的北上,但卻沒有想到,最后硬生生是被這支騎軍鑿開了一條口子,硬生生撕開屏障,繼續深入漠北,他們沒辦法,只好繼續追趕,并且通知其他妖族軍隊,要將這支騎軍扼殺在漠北。
可還是晚了一步。
如今那位人族君王已經和他最終忠誠的追隨者相遇了。
大祭司騎著胯下異獸來到妖族大軍陣前,看向那位如今光景不可謂不凄慘的大梁皇帝,敬佩道“陛下不凡,能在我主手下安然離開,如今想來我妖族大軍也攔不下陛下,便任由陛下南下便是。”
這話一說出來,在場的無數妖族將領都皺起眉頭,紛紛出聲,不能理解大祭司的選擇。
大梁皇帝沒有死在妖帝手中,這件事他們自然也不是不能接受,可沒有死在那位妖帝陛下手里,他們便不意味著要眼睜睜看著大梁皇帝南下離開,要不然他們調兵遣將,搞出來如此大的陣仗,到底又是為了什么
自然是為了攔下和妖帝一戰之后,注定就會重傷的大梁皇帝。
可大祭司這一開口,便讓他們都有些迷茫了。
為何要放大梁皇帝南下
大祭司沒有解釋,他只是擺了擺手,讓妖族大軍讓開一條通道,好像就是擺出讓大梁皇帝就此離去的意思。
他比其余的妖族將領知曉的事情要多得多,之前大梁皇帝一路南下,已經遭遇了不知道多少次攔截,那些妖族大軍,大部分都有妖族的大妖壓陣,可即便如此,卻還是沒能夠攔下眼前的人族君王,其實從那個時候開始,大祭司便明白了一個道理,那就是眼前的大梁皇帝即便再是什么強弩之末,再是什么油盡燈枯,想要將其徹底留下,只怕都要付出極大慘重的代價,甚至于即便付出了極大的代價,也不見得能成。
不過能讓他做出這抉擇,也不只是因為大梁皇帝無雙的威勢。
還有一個極為重要的原因。
這里還有大梁的邊軍在。
如果大梁皇帝就此離去,對于北境邊軍來說,定然是極大的重創。
這種重創,不見得只是在吞掉這支邊軍而已。
大梁皇帝收起那朵紫色的野花,沒有說話,只是沉默面對妖族大軍。
郁希夷忍不住感慨道“這位大梁皇帝氣魄
,真是舉世無雙,竟然還能讓妖族折服”
方外修士,一向不視自己為大梁子民,這么開口,倒也是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