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都下了一場雪”
這明顯只是半句話,后面半句話陳朝怎么能夠猜不到。
大抵就是你何時歸來而已。
陳朝搖搖頭,那個姑娘倒是和以往沒有什么區別,一如既往地把自己的感情藏起來,輕易不示人。
收好信,陳朝并沒有準備寫封回信,畢竟自己也無法確定時間,若是約定好時間,最后卻沒有履行承諾,只會讓人更加失望難過。
至于第二件事,便是陳朝這些日子常常和李余道長見面,兩人有好幾次閑聊,提及后面的事情,都被對方輕描淡寫轉移話題,陳朝倒也不惱,只是之后,便開始和這位李道長開始談道門起源,談道法,這讓李余有些意外,不過這位律房道人倒也沒有拒絕,反倒是很樂意,他也想聽聽這位年輕武夫對于道門的理解。
就這般,兩人閑聊半月,差不多便等來了年關。
這幾日,萬天宮并不限制弟子下山,有些弟子會選擇下山探親,路途遙遠的,或許要月余之后才歸來,但即便如此,其實他們和自己親人相聚的時間也不會太久。
至于沒有親人在世的,便會就近買些過年要用的東西回來。
對聯也好,爆竹也好、煙花也好、還是用來裝壓歲錢的紅包也好,應有盡有。
陳朝也托人買了一大堆煙花和爆竹,至于紅包,也買了幾個,至于對聯,卻沒有。
他在山上連個住處都沒有,即便是對聯,也沒辦法找地方去貼
。
他和李余兩人站在山道一側,看著來來往往的萬天宮弟子,陳朝忽然感慨說道“原來萬天宮如此有人情味。”
李余淡然道“鎮守使大人可知道太平道和長生道的不同”
陳朝看向李余,說道“還請李道長解惑。”
“長生道,當然最大的代表就是癡心觀了,他們修行,是為了去證那虛無縹緲的長生,所以一心修行,一切對于修行有礙的事情,他們都認為沒有必要,相對來說,自然也就少了些人情味了,至于我們太平道,其實沒有那么講究,修行隨意,弟子們若是想家便下山,一般不會攔著。”
李余說得淡然,言語里滿是云淡風輕的味道。
陳朝打趣道“那怪不得一直以來,太平道都要比長生道稍遜一籌。”
李余不以為意,只是笑道“大道三千,各有各的走法,道祖也說過,道法自然,強求不得。”
陳朝笑著點頭,倒也沒有繼續去說什么,本就是尋常關系,再多說,就有些惹人生厭了。
之后兩人在山間閑逛,李余感激道“鎮守使大人將玉庭經從三千樓頂樓帶出,萬天宮很感激大人。”
陳朝微笑道“已經得過好處了,就不說這些了。”
李余點點頭,那邊的事情他已經聽說了,甚至他已經告訴過一直對陳朝避而不見的宮主了。
宮主師兄的意思也很明確,既然是陳朝自己得到的機緣,那就不管如何,都屬于陳朝,
萬天宮不去討要,也算是報酬。
當然更像是一份善緣。
無論陳朝此行最終是什么結果,大梁和萬天宮,陳朝本人和萬天宮,都是決計不可能翻臉的。
“圣女這些時日在三千樓刻苦修行,境界一日千里,倒真是一件好事。”
李余感慨道“圣女資質本就不差,即便是比起道門雙壁來說,也是如此,可惜生性貪玩,當初師伯還在的時候,還能說上圣女幾句,師伯仙逝之后,我們這些做師兄的,也不好多說什么,好在如今有了小師叔。”
朱夏年紀雖小,但在溪山其實輩分頗高,甚至其實就真要論起來,云間月在他面前都要持晚輩禮。
“只是小師叔說要云游世間,圣女只怕又要懈怠了。”
李余看著陳朝,微笑道“貧道觀圣女對鎮守使大人有些別樣感情。”
他這話說了一半,但實際上就跟挑明沒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