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妖族的恢復能力遠比我們更強,若是此刻不能將妖族的事情解決,那么等過了幾年,他們恢復過來,就更不好打了,現在咱們消耗過大,撐著一口氣,他們何嘗不是站在懸崖邊上,也是吊著一口氣?”
“鎮守使大人不是不知道已經死了那么多人,只是相比較起來,留著妖族這個禍患,前面咱們死了兩百年的人,之后說不好還有兩百多年的人要死,或者更多,還不如趁著這個時候,一鼓作氣,將這些事情徹底解決。”
黑衣僧人的眼界自然高,只是從那封手書里,他便已經看透了陳朝,知曉他要干什么。
太子殿下反應過來,皺眉道:“等會兒,國師所言,是兄長要滅了妖族?”
黑衣僧人點頭道:“正是如此,鎮守使大人是要畢其功于一役,徹底將北邊的禍患解除,從此人族百姓,再不受妖族之禍。”
“這……”
太子殿下退后兩步,扶住御案,“兄長要殺那么多妖,會不會留下一個罵名?”
黑衣僧人站起身來,平靜道:“殿下,臣入宮之前,從長街走過,看到神都百姓得知北邊大戰取勝之后,便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宛如年關將近。為何會這般?是因為百姓們知曉,從此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不再會有戰事,不會有親人死于邊陲,不會有妖族南下吃人之說,但是這只是暫時的,妖族不滅,未來某一天,百姓們便再會面對北邊的妖患,試問大梁之強盛,能保持世世代代嗎?若是有一天,大梁無法守護百姓,難道再看當年慘劇?”
“所以臣,請殿下不要只看眼前,要看到長遠之計,此刻多死些人,往后便可不死人,別的不說,此刻解決妖患,此后朝廷,便不用每年將半數稅賦都發往北方,這省下來的錢,九州之地,有多少百姓,會因此受益?”
太子殿下靠在御案上,沉默很久,苦笑道:“道理本宮不是不懂,本宮只是不想讓兄長,再背著這罵名。”
太子殿下輕聲道:“兄長已經做得夠多了啊。”
……
……
一道北伐旨意,突兀的出現在神都朝堂,無數朝廷重臣這道旨意出現之后,紛紛跪下,向那位太子殿下條陳利害,從國家大事一直說到百姓民生,最后還是繞不過去,說起了陳朝。
這位大梁朝的鎮守使大人,被朝臣們以想要不世之功而拎出來,這些朝臣其實是早些時候想要遷都的那幫朝臣,到了此刻,北邊妖患解決之后,也算是見縫插針想要找陳朝的麻煩。
糜科臉色一沉,清了清嗓子,就要站出來開罵,但還沒等他走出來,太子殿下便一把將御案上的東西狠狠往地下一砸。
巨大的響聲,讓嘈雜的朝堂上一下子安靜下來。
太子殿下板著臉,十分平靜地開口,“本宮再重申一遍,北伐那是本宮的旨意,最后是什么結果,都是本宮的旨意,誰要膽敢再涉及他人,那本宮也有廷仗等著諸位大人!”
一向溫和,甚至可以說是怯懦的太子殿下忽然如此嚴肅,讓朝臣們都愣了片刻。
糜科第一個站出來跪下,高呼,“殿下圣明!”
隨著糜科跪下,之后無數朝臣馬上便跟著跪下,同樣高呼。
此時此刻,朝臣們用余光看著那位站在上方的太子殿下,不知道是不是錯覺,總覺得這位太子殿下,身上已經有了那位皇帝陛下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