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飲所在之地。
唐王李仲易,微笑著說道“今日,朕不過是想念漁兒了,所以特意與王后,前來探望一下漁兒,沒想到朝二哥,與太平道的陳先生也在。”
面對唐王朝小樹顯不卑不亢,已入了知命境界的他,自認為跳出了這樊籠。
人間山河廣袤,他朝小樹何處去不得
寧缺跟桑桑的位置很靠后,盡力的讓自己跟桑桑,看起來不被人關注。
但宴飲之地,人本就不多,哪怕再靠后,也還是不可避免的被注意到。
李仲易面帶笑意,緩步走到陳玄近前,滿是敬意的躬身道“陳先生,于荒原、岷山,數次救漁兒于險地,我身為漁兒的父親,深表感激。”
崇明看著禮賢下士的唐王李仲易,依舊是面無表情。
諸侯之禮,豈會近無用之人,很明顯這位太平道的陳先生,可能比傳聞中,還要厲害分。
禮賢下士,內圣而外王,燕國先祖當年,又不是沒有做過。
陳玄微微一笑,說道“我救公主殿下脫離險地,公主殿下帶我入這大好人間。”
“又于雁鳴湖畔贈了我一座別院,唐王何須如此呢”
陳玄虛手一臺,仍舊躬身逾半的李仲易的腰,再也彎不下去了。
唐王李仲易見此,笑道“恩大莫過于救命,小小一座別院,如何能報之。”
“朕愿請陳先生,入天樞處,掌唐國修行者事。”
現在署理天樞處事務的是國師李青山,若這位太平道陳玄愿入唐國。
那么以天樞處祭酒之職,相為交換也無不可。
不遠處,李漁望著李仲易的背影,臉上浮現出了些許的緊張。
莫非這位太平道的陳先生,也要如當年的國師李青山一般,要入唐國朝堂了嗎
身為唐國的四公主,李漁知曉天樞處的祭酒,代表著怎么的權力。
那是不亞于唐國國師的權力,說是一步而登天也不為所過。
陳玄微笑著搖頭道“山野道人,得遇真人點撥,方有如今之修為。”
“我這微末修為,如何能入得了,唐國天樞處,諸多大修行者之眼。”
“這人世間的萬丈紅塵,才是我的歸處。”
果然宴無好宴,肉食者所謀,看上去極為復雜,其實極為簡單。
一曰穩,二曰收,三曰天下太平。
穩為先,朝堂之上的袞袞諸公要穩,不可知之地的書院后山要穩。
后為收,修行者天才,要收入彀中,即使天資再高,入了這朝堂,見了這繁華,如何能安穩修行。
由勤儉入奢靡,不過是一瞬之間的事情。
而從奢靡脫身而出,卻需要很長時間,對于某些修行者而言,這需要一輩子。
三便是天下太平,朝堂穩定,書院后山不下山,唐國天才盡入天樞處的彀中。
這便是天下太平,肉食者的天下太平。
他平日里聽的是道德,誦讀的是南華,看的是太平清領書。
讓他入天樞處,無異于在斷他的大道啊
唐王李仲易臉上微笑依舊,他走到主位上坐下后,說道“既然陳先生不愿意入天樞處,那么朕就在南城,贈陳先生一座道觀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