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春已深,人世間,多紛擾
旬月過后,在渭水河上,搜尋的唐國水師,返回了下游的營寨。
南門觀的弟子,在這些時日的搜尋中,亦是損耗心神頗多,南門觀內的弟子,也不認為寧缺,如今的還活著。
將近兩個月的搜尋,生不見人,死亦不見尸,至少南門觀內的弟子們,沒有了繼續在這渭水河上,搜尋的心思。
即便是以書院十三先生寧缺、神殿未來光明大神官之重,接連不斷搜尋了兩個月,也算是仁至義盡了。
也就是書院十三先生、神殿未來的光明神座,有如此的能量,換做是尋常人,掉入了那大湖中,只要湖底搜尋不到,那便是搜尋不到。
人世間從未有過所謂之公平,這兩個字筆畫簡單,可無論是昊天神、神殿,抑或是書院、魔宗之流皆給不了。
帝國的水師在渭水上,搜尋整整兩個月有余,無非是為了給書院,給顏瑟大師一個交代罷了,可奈何渭水湍急。
至于那調入了水中的十三先生跟未來的光明神座,是生還是死已經無人關心,哪怕是神殿的大神官,亦是人走茶涼。
有時候人還未走,茶便已經涼透了,這是更古不變的道理。
掌控著生殺予奪的大人們,從來不會管普通百姓的想法,因為普通百姓的想法,無論到了什么時候,只要能夠填飽肚子,那就只能是一個想法。
修行者則不然,身懷修為,自然是殺心自起
普通百姓手無縛雞之力之力,兼有帝國軍中退下去的好漢子,立足于鄉野之間,但凡是有人想做些什么,當時就會被綁起來送到衙門。
唐人是慷慨激昂不假,可這大唐的盛世,與普通百姓有什么關系呢
毫無關系
對于普通百姓而言,能夠填飽肚子,官府內的大人們,能夠依照唐律秉公執法,就已經是前所未有的盛世了。
可是誰人知道,唐帝國那本厚厚的唐律,能夠管住的從來只有唐國的普通百姓。
莫說長安城那江湖幫派講義氣,欺行霸市之事,能少干得了嗎
只是普通的百姓,俯首做了牛馬,千年來無數次的起義,已經證明了一件事情。
長安城固若金湯,無人能夠破掉,這才是唐帝國,安然無恙的緣故所在。
普通百姓的孩子被害了,帝國的府衙只會推脫來推脫去,一旦朱紫門戶的孩子遇害了,那么必定是三日之內,緝拿出真兇。
有時候唐國的普通百姓,甚至都分不清楚,帝國官府辦事的效率。
正如那年前,帝國涼國公的嫡孫,于封地內光天化日之下,強搶民女,致其身故
又有誰敢言呢帝國只需要在,合適的時候,殺掉幾個官吏,平息下民憤即可。
小民小民,只能是韭菜,不會打鳴的雞,大唐千年歷來如此,歷來如此
可近日左都御史家的公子的尸首,突然出現在了左都御史家門口一事,著實是驚嚇了住了南城不少的勛貴子弟。
生怕有一日,也突然遭受了這般的毒手,而長安府衙接連一個月來,都沒有查到任何的消息。
長安府尹調集了諸多人手,也找不到絲毫的線索,但是礙于左都御史的清明,也只能硬著頭皮,繼續查下去。
而天樞處的修行者,在聽聞了此事后,更是緘默不言。
生怕招惹上了麻煩,有能力在白日間,將尸首在眾目睽睽之下,送到左都御史家門口的修行者,天樞處的供奉們,可惹不起啊
有時候難得糊涂真的挺好,否則就是吃飯的家伙什,要搬家的結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