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那校尉一大家子,已經被投河自盡了。”
這是長安府衙給出的結果,至于那一家人,是否被自愿投河自盡,那就無人可知了。
現在書院十三先生寧缺、神殿未來的光明神座桑桑的下落,才是頭等要緊的事情。
至于這些旁支末節的小事情,自然要為了帝國的大局讓路,帝國不會放棄任何一位子民。
只是書院十三先生、神殿未來的光明神座,太過重要了些。
黃楊大師眉宇間,滿是悲哀的說道“阿彌陀佛,為了平息左都御史、威遠侯府的怒火竟無人阻攔”
帝國征西軍,雖然早就沒有了名號,但畢竟家中為帝國流過血,卻遭遇了如此遭遇。
這與佛宗下屬的那些地方,那些普通百姓,所遭遇的事情,有何區別呢
李青山苦笑道“陛下,因之間的事情,不勝其擾,已經帶著王后娘娘,前往清河郡巡視,現在監國的皇子李渾圓,四公主殿下、親王殿下輔佐。”
“內閣諸多大學士,將批示好的奏折,快馬送至清河郡內。”
不得不說陛下這么一走,很多人都開始冒頭了,若是陛下尚在長安城內,這樣的事情,必然不會發生。
黃楊大師無奈一笑,說道“我似乎看到了,那逃走的少年郎,手持利刃前來復仇。”
“國師大人,事情怎么會如此簡單呢”
“一個少年郎,如何會有那般無距手段呢”
他的目光中滿是慈悲,為家人復仇,如何稱不上慈悲呢
只是不知道多少人,將會因左都御史而枉死,昔日的寧缺,不也是一個小人物嗎
只見朗朗高空之上,兩行大雁似成一道符,自大雁塔寺,往那座太平觀的方向飛去。
清幽南城,一座太平道觀
人間已春深,大雁去又回。
長安城中的紛擾,從未擾亂太平觀的安寧,雖時不時的有人,前來上香。
但看到供奉的非是佛祖、昊天神后,大部分人皆是,惱怒的離去。
無人識得祖師,亦無人識得太平,道人深住城中,卻又有幾人識得呢
無人叨擾的太平觀很是清凈,那參天古樹下,莫山山依舊是在伏案而寫。
只是神符變為了云篆,學龍章鳳篆者,需先學云篆
“陳道友、莫山主,有消息說在,南晉見到未來的光明神座了。”
“我為裁決司大司座,自不敢在這長安城中多待”
葉紅魚背著行囊,從后院的廂房中走出。
莫山山停筆道“路途遙遠,道癡一路小心。”
將狼毫擱在筆架后,莫山山將道癡葉紅魚,送出了太平觀外,目視著道癡的遠去。
陳玄看著從觀外走回來的莫山山,平靜的說道“道癡終于走了,若是再待下去,恐怕那些暗侍衛,會按耐不住。”
在神殿的推波助瀾下,他在人世間享有,道門真修的清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