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還不曾覺得什么,只是如今在這般大災難之下,他不應在外游走,而應待在父母身邊。
況且司馬公之死,給他的觸動很大,伴君如伴虎,司馬公尚且如此,何況是他一外人。
除服后的宋淼,頭也不回的隨著內侍,離開了這座深淵似的王宮。
狂風驟雨依舊,宋淼行走于這雨水中,縱情高歌“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慷慨激昂的歌聲,回蕩在朱雀天街上,自此唐帝國欽天監,陷入了停擺。
供奉入了牢獄內,監正辭官回鄉,這給帝國未來的天象,還有祭祀,蒙上了一層陰霾。
國家大事,在戎在祀
人世間
唐帝國的洪澇災害,并未影響到其他的國都,在這一段時間內,人世間的諸國,在暗中的調集兵馬,并且水陸并進。
開始朝著唐帝國秘密的集結,人世間諸國在國內,開展了對唐國暗碟的大范圍清洗。
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個的清洗方式,尤為快速的解決掉了消息泄露的可能。
諸多重要關隘,一律不得放行任何人,如有人私自闖關者,夷滅三族。
在人世間的廣袤土地上,來自人世間諸國的驛卒,騎乘著駿馬,飛馳于人世間各地。
這一次就連,攔路劫道的土匪,也不敢出來晃悠了。
因為在前幾天,因為一名驛卒之死,南晉幾乎出動了,三千甲首輔以,劍閣洞玄境界的劍師,予以清剿。
鄉間,小道上
神殿的神職人員,與衙役一同,奔波在各處。
衙役們敲響了銅鑼,口中喊道“冥女降臨,唐國包庇,永夜已至,人間不存,奉陛下令,召集鄉勇,舉世伐唐”
而隨行的神職人員,則是耐心的給鄉間的南晉百姓們,解釋起來了何為永夜,何為冥女。
在知道自己可能會斷子絕孫后,南晉鄉間的百姓憤怒了,十分的憤怒,洶涌的怒火,足以燃燒田野上,堆積的柴火。
神殿沒有像人世間隱瞞這個消息,只是有了一些小小的改動。
神殿告訴人世間,只要冥王之女死了,就能阻止永夜的入侵,然后誰也不知道,冥女死了,究竟是否會阻止,永夜的入侵。
但岐山大師所預言的六十甲子之論,卻不敢讓人世間的人們知曉。
人世間的普通百姓們,不需要知道真相,知道真相對于他們而言很是殘酷。
所以神殿,代替他們承受了,這樣的殘酷事情。
劍閣,附近
某條奔流不息的大河畔,劍圣柳白盤坐于一塊青石上,看著遠處的天際,說道“六十甲子,永夜降臨,書院包庇冥女,永夜已在,瓦山降臨。”
“道門真修,收取永夜,這說明,道門或許有,抗衡永夜入侵的方法。”
“子清,夫子雖然有二層樓那么高,可是事關人世間的安危,書院此舉,一如當年的柯先生,全然不顧及旁人。”
“可劍閣不同,劍閣屬于南晉的百姓,所以劍閣響應,神殿的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