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春秋已過,滅神靈信仰,上陰天子入皇宮
人世間有關神靈存在的證據,在唐皇的軍威下,變得支離破碎,沒有人敢于,明目張膽的提起,有神靈存在這一會事兒。
在那些人世間諸國故地,那些昔日神殿的道觀,也都改做了他用,奢華的宮殿,成為了唐國官吏們的府邸。
人世間諸國,原本的權貴們,此刻卻好似喪家之犬,惶惶不可終日。
在那些權貴的腐蝕下,書院中出來的弟子,居廟堂之高后,更加的不堪造就。
圣賢書,是用來讀的啊
治理地方,靠圣賢書中的道理,從來都不靠譜,因為并非人人皆是圣賢,人心難策之下,自然有人,忘記了初心。
如今,在昔日人世間諸國的州府之內,唐國的官吏們,哪怕是做得過分些,也不會有人在意,因為朝堂上的大人們,皆是唐人。
而非是南晉人、燕人、宋人、中山人
刑罰不上,唐國的官吏,于是唐國的官吏,自然是變本加厲,一個三年前,俸祿連吃上一頓肉,都要猶豫再三的微末小官吏。
如今,也能夠在當地,擁田三千余畝,可想而知,朝堂部閣中的那些大人們,又該擁田,多少萬畝。
更讓人世間的普通老百姓,感到恐懼的是,在之前活不下去的時候,還能寄托于虛無飄渺的神靈。
可是現在,連虛無縹緲的神靈,都不允許信奉。
若是生活平安喜樂,真的會有人,去相信虛無縹緲的神靈嗎
這不過是,那些手無寸鐵,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老百姓,對這個人世間,無言的抗爭罷了。
當人世間的人們,放棄了對所謂的青天大老爺們的信任,放棄了對朝堂上,袞袞諸公的信任后,那么他們選擇,虔誠的信奉神靈。
沒有人能夠,證明神靈不存在,那么神靈便是存在
朝堂上的滾滾諸公們,只知道滅除神靈的信仰,但是卻從未考慮過,該如何讓那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普通老百姓,過上平安喜樂的生活。
唐國之強盛,無有國都可以比擬。
可,唐國如此強盛,可唐國治下的普通老百姓,卻依舊困苦不堪,甚至于比先前還步入。
因為舉目四亡,凡江河所至,日月所照之日,仍舊是唐國的疆土。
人們迷茫的在唐國的土地上,困頓不堪的活著,就是活著。
而在唐國的都城,伴隨著驚神陣的毀,又一座陣法,正在修建之中。
唐國的皇室,十分的清楚,有一座類似驚神陣,那樣的陣法,對于唐國而言,究竟意味著什么。
而長安城,南城附近的南門觀、國師府內,卻是一片縞素
固山郡發生了叛亂,唐國的國師李青山,在圍剿神殿余孽的時候,遭遇偷襲,重傷不治身亡。
在一片縞素之中,那位昔日的顏瑟大師,越發的老態龍鐘了,似乎一陣風吹過,就要離開這人世間一般。
或許是,愛屋及烏,這位顏瑟大師,已然站在了七境的門檻上,也是少數滯留在,人世間的修行者。
南門新任觀主,何明池神色凝重的說道“師伯,已經查清楚了,是道門知守觀,天下行走,葉蘇下的殺手。”
顏瑟悲痛的苦笑道“天意啊這便是天意啊”
“我早就勸說過他,唐國已經不再,需要一位國師了,因為西陵神殿,已然不再強大。”
“南門這個承系著,神殿與唐國的通道,自然也不再需要。”
“老道自詡,活了這么多年,從來都沒有說,離開了誰這人世間,就不轉動了。”
“從來只有需要,與不被需要,先前的唐國需要南門,所以對南門重視,現在的唐國不再需要南門,那么南門,自然是可有可無。”
人世間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此了,唐國固山郡叛亂,持續了兩個月,非但沒有被彈壓住,反倒是有愈來愈大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