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之末,五濁亂世之下,又有誰能夠躲得過去呢或許他們會,活到下一個紀元,但是人類,從來都不應該,依靠神靈來活著。
事關,人類之運,九州之生機,自然是重中之重。
早已枕戈待旦,明火執仗的軍隊,也是駐守在太山的山腳下,每一條能夠通往,太山的山道之上,皆有人荷槍實彈的把守著。
“燃祭文,起法鼓”
日暮黃昏之下,那殘陽如血,映照得整個湛藍青天,像是被火給燒了幾遍一樣,層次分明之下,仿若魚鱗一般。
“”
那法鼓聲原來越重,整個太山上下,響徹二十四通法鼓,整個太山內外,那重重的法鼓聲,讓那參天巨樹,盡皆低頭矣
就連那湛藍青天之上,那魚鱗狀的晚霞,也是被法鼓聲震散,落入了人世間,散做了云霧。
風聲烈烈,旗笙招展,道門弟子齊齊念誦道經,那玉牌之上的符文,也是自方才的晦明晦暗,逐漸的亮了起來。
太山的山上、山下,所串聯的玉牌,連成了法陣,驚動了那這顆水藍色行星上的神靈們。
那是,來自浩渺山海時期,神代人族時期的祭祀的氣息,那是屬于神代人族,祭祀火云洞的氣息。
在那東海之濱,那手持魚竿的人族初代水正,共工將那目光,落向了那太山之巔。
“神代人族的祭祀,這是祭舞,大概有七百萬載的春秋,沒有見過了啊”
“人類舉火焚天,豈可無我”
“我是神代人族的初代水正,在這人類最為關鍵的時候,我自當出力啊”
他是祖龍,曾經提出了要讓人道,人人如龍的理念,但很可惜他失敗了,可他同樣是神代人族的初代水正。
人族舉火焚燒大羅天意,水正相隨矣
而后只見一道靈光,自那東海深處而起,飛向了那太山之巔,落入了那人類,所祭祀出的盎然氣象之中。
在那太山之巔,伴隨著那浩蕩的法鼓,還有那吟誦道經的聲音,那太山之巔上的盎然氣象內,隱約之間出現了些許的火星子。
那盛大的儀軌,仍舊在繼續著,整個太山起大風,那明月未現的湛藍青天之上,出現了那不知,來自哪個時代的景象。
“天有鯤鵬,展翅蒼穹”
“六合一掃,四海一統”
“”
那來自人族神話余輝時代的戰歌聲,響徹了整座太山上下,秦之兵馬俑,也是隨之出現在了,那湛藍青天之下。
而后便是那,漢之羽林騎的身影,那神代余輝下的甲士們,朝著那張清微儀軌,所召來的盎然氣象內沖去。
那本就有了些許火星的盎然氣象,亦是有星星之火的燎原之態,人道的火種,在這儀軌的召喚之下,已然出現在,那盎然氣象之內,只是少了些許的助燃之物。
張清微停下來腳下的禹步,說道“人道的火種,已然出現了,只要在儀軌結束之前,能夠讓著人道之火舉火,焚燒大羅天意,那么人類便不會,徹底成為神治天地的附庸。”
他知道眾多古神、大羅道果們,聯袂為下一紀元定下了,神治天地的天意,可實際上只待那人道之火,焚燒那大羅天意,那么自有一線生機。
宋亦沉面色凝重的說道“師父,這人道之火,還差了些許火候,若是無人增添進最后的火候,恐怕這人道之火,也是無法被點燃。”
大羅天意籠罩之下,神律昭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