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既沒有“一生放蕩不羈愛自由”的膽量,也沒有“我輩豈是蓬蒿人”的遠大志向,她就是蕓蕓眾生之一罷了。
這樣的她,難道穿越一下就不是她了嗎就能一下子變成智商二百八,情商牛叉叉的女神了
不能。
今天見到的鈕祜祿氏就讓沈菡見識到了什么叫“差距”。
勛貴世家對女兒的教養,養尊處優培養出來的氣質,動靜有禮,言行有度,行事有章法。
見到她,沈菡才明白了什么是“皇后”,以及什么樣的人才能被孝莊和康熙看中,立為皇后。
這絕不是一個“穿越”就能彌補的事情。
就沈菡今天所見,不管是佟貴妃,還是惠嬪、榮嬪、宜嬪,都有各自的優點和長處。
別的不說,至少處事都是大方得體的沒有誰是憑著整天陰陽怪氣,你來我往地爭寵坐上一宮主位的。
沈菡早就覺得以皇上眼光的毒辣,能在康熙爺后宮混出頭的絕對沒有傻子,果然不假
她要學的還有很多啊
等到了重陽宮宴那天,這個事實就更清晰了。
臺上正在唱戲。
沈菡左邊坐著惠嬪和榮嬪,右邊坐著宜嬪。
她正在思考一個問題惠嬪和榮嬪的關系什么時候變得這么好了她倆不是不對付來著嗎
這會兒兩人正在應酬她們附近坐著的王公福晉,幾個人說得別提多熱鬧了。
惠嬪和榮嬪你來我往,互相配合,沒讓一個人受冷落。
雖然她們和這些福晉一點都不熟,但人家就是能不冷場。
沈菡在旁邊聽著,覺得她倆的關系別提多好了,都可以做“后宮和睦”的代言c了。
沈菡學不來佩服佩服
她這正出神呢,旁邊一直在端詳她的宜嬪悄悄湊了過來“姐姐德嬪姐姐”
沈菡回神,看她。
宜嬪指著邊幾上的一碟花糕“姐姐,這是你們宮里做的吧”
沈菡“”
沈菡仔細一看,還真是永和宮做的。
這次宴會太皇太后沒用壽膳房做的花糕,說是總吃壽膳房的味,吃膩了,要嘗嘗各宮小廚房的味道。
各宮自然是殷勤侍奉著,永和宮膳房也精心制了花糕進上來。
宮里膳房以往做的花糕,多是用糯米、黏黃米、粳米磨成粉,添上紅棗、核桃等輔料就行了。
論口感,實在是沒什么吃頭,就是吃個意思罷了。
永和宮的花糕是楊清心等人照著沈菡的思路改進過的。
沈菡讓他們試試在花糕的底胚中,加一些熬好的蜂蜜、精煉的奶油,輔料也不要只用一種。
沈菡吩咐小東子“總是用紅棗和核桃也太老套了,宮里有這么多好東西,完全可以搭配著用嘛”
一個用來吃的花糕,哪有這么些規矩
宮里的這些包衣滿廚就是太死板了,動不動就是“老祖宗的規矩云云”。
其實說白了還不是他們手藝不行自己不會創新,又怕漢廚做得太好吃了,奪了他們的位置,這才老拿規矩說事。
越是手藝好的漢廚,在膳房被打壓得越厲害。所以當時永和宮一說只要漢廚,馬上就有很多郁郁不得志的大廚涌過來,正好讓沈菡揀了漏。
一個花糕罷了,小意思。
單是楊清心自己,就做出了雞蛋松仁餡、豬油澄沙餡、奶酥油果餡、奶酥棗餡好幾種,沈菡嘗著味道和蛋糕還有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