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燁走后,沈菡的心情仍是久久不能平靜。
她雖然面上只表現出了高興,但其實心里的感受是有些五味雜陳的。
怎么說呢
感覺既高興,又復雜。
沈菡身處清朝的后宮,而后宮妃嬪,是這個世界上離戰爭最遠的一批人,但她們的切身利益又確實與這場戰爭的結果息息相關。
所以哪怕只是偶爾傳入內廷的零星消息,也很容易引起后妃們的緊張。
特別是戰爭剛開始,朝廷接連失利,各地紛紛響應叛軍,大片國土被攻陷的時候,每個人的內心深處其實都很恐懼,只是誰都不敢說出來。
沈菡雖然知道歷史上清廷打贏了這場仗,但這里不是歷史書,這是她的現實。
而她距離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權力中心又是這么近,所以她也很難擺脫這種緊張的情緒。
現在仗終于打贏了,懸在眾人頭頂的這把鍘刀也終于移開了。
沈菡內心當然很高興,但同時,身為一個穿越者,一個漢人,她的心底還有一些更為復雜的感受,難以言說。
之前玄燁難得的一番內心剖白,沈菡雖然不能完全理解,但有一點她聽出來了這場戰爭讓玄燁對滿漢關系理解得更深入、更透徹了。
他意識到了滿漢之間存在的巨大裂痕,雙方的矛盾不是用表面的政策就能緩和的,需要更加懷柔的手段和國策。
但同時他也對漢官、漢人更加警惕了。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
以前沈菡對這個沒什么太大的感覺,紅旗下倡導的是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就算她穿越成了滿人,這種滿漢之間的差異給她的感覺也好像隔著一層紗,朦朦朧朧的。
無非就是吃喝習慣,穿衣打扮,語言風俗有些不一樣。
她身處內廷,能接觸到的也就是這幾樣,宮中漢女雖然地位低下,但她自己不會去歧視她們,接觸又少,感覺也不太鮮明。
但上次玄燁的話,和戰爭勝利帶給她的現實感覺,卻一下子把她心里這層自欺欺人的紗徹底捅破了。
她現在的身份是滿人,是嬪妃,是皇室,是這個國家最大的獲利者之一,也是漢人最大的敵對方。
她的血統、出身、位置、立場,全都變了。
縱使她的心里再如何不愿接受,這也是她必須面對的現實。
胤禛見額娘的面色不太好,關心道“額娘,怎么了是出什么事了嗎”
沈菡搖頭“沒事兒,快吃吧。”
她遞了個餑餑給他“你現在的課多了,光吃餛飩不頂餓,就著粥再吃個餑餑。”
胤禛聽話地接過來吃。
滿洲食俗,每餐必有餑餑。
滿族餑餑并不是漢族北方人常指代的饅頭,通常是對所有點心類食物或非正餐類小餐的統稱。
滿洲餑餑品種繁多,花樣各異。
民間流傳比較廣的,有水煮餑餑,也就是漢人的餃子、扁食。
打糕搓條餑餑,類似打糕。
豆面餑餑,也就是后來民間流傳甚廣的驢打滾。
其他的還有像酸棗糕、淋漿糕、五花糕、銅盆糕等等。
宮里各位主子和大小筵宴、祭品供獻用的餑餑,主要是由內務府掌關防處,也就是平日所說的關防衙門下的內餑餑房和外餑餑房供應制作,送往各處的。
除了民間這些比較常見的種類,還有很多做法更精致的餑餑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