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學的課程還是很有必要的
玄燁給他們解釋“地球,就是天下,我們腳下大清的這片土地,其實只是地球上的一小部分”
這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用言語很難給孩子形容。
玄燁只好用南懷仁當時教他的話解釋“大地和海洋本是一個圓形,一者合為一球居于一天球之中。就好像我們平時吃的雞蛋,蛋黃生于蛋清之中,乃成圓球體。”
他看太子“你讀為政一篇,可見朱子論地”
太子連忙回答“是,為政曰,北辰,即北極也。以其居中不動而言,是天之樞軸。天形如雞子旋轉,極如一物,橫亙居中,兩頭稱定。一頭在北上,是為北極,居中不動,眾星環向也。一頭在南,是為南極,在地下,人不可見。1”
玄燁點頭,對太子學問的扎實予以贊賞“自古以來學者討論歷法,得出的結論也不能說完全不對,只是不夠完善。像北極出地的高度為什么屢屢變化之類的問題,就一直沒有得出合理的解釋。古人之論,也沒有談到過地球的概念。還是自西洋人來中國后,才有此一說。雖與我們的說法不大相同,然而卻最符合歷法根本”2
可太子聽完后仍有不解“那之前湯先生講天圓地方豈非謬論”
玄燁搖頭,細教太子“湯斌所言天圓地方,并非是在指說地球的形體。謂地為方,乃語其定而不移之性,這是古人論哲學之道理,不可混同而論。論形體,天有南北一極,地亦有之。天分三百六十度,地亦同之”
沈菡靜靜地在一旁聽著,起初還好,只是有點兒驚訝。
但當聽到玄燁從天文講到地理,又從地理講到數理,最后竟然開始涉及到歐幾里得幾何原本的時候,她
整個人震驚得都要呆掉了。
玄燁“此書有趣,內中大有真理。只是學習此書需要諸多器具,這次并沒帶來,等回京后阿瑪再教你們。”
沈菡“”
她知道玄燁懂西學,包括天文、算學、幾何、醫學,甚至音樂,都曾聽他提起過。
但她并不清楚他到底精通到什么程度。
這些年他一直忙于朝政,根本沒空研究,他只說曾經跟著南懷仁學過。
在沈菡的認知里,一個封建皇帝,可能也就是略微了解什么叫幾何就很不錯了吧
怎么這水平聽起來比她還高呢
雖然這是因為她現在已經忘得差不多了,但他這個水平也有點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沈菡看著還在侃侃而談的玄燁,心中突然生出許多復雜的想法,難以言說。
以往她這么多年見到的,都是在私底下對著女人、孩子或是對著奴才時候的玄燁,至多見過對著長輩或是在節慶儀式上的玄燁。
這還是第一次,她見到了一個在外面的玄燁,一個更皇帝,更成熟,讓她覺得很神奇的玄燁。
她的內心涌動著各種情緒,最后卻只能化成一聲無奈的感嘆
她對他的了解還是太少了。
正如他對她一樣。
南懷仁來華多年,國語和漢語都已經說得很流暢了,只有輕微的口音。
北巡這一路,他遵照玄燁的吩咐,不斷地用各種儀器對四周的環境進行觀察和測量。
玄燁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在兒子西學教育方面的缺失,所以這些日子他一直讓太子和大阿哥跟隨在南懷仁身邊,要求他們從現在就開始補課。
雅利奇也很好奇,想跟著哥哥們一起玩兒。
玄燁對此沒什么意見,還和沈菡說讓她也去。
一大清早,玄燁就要帶著親兵出發,據他說這次想往更深的山林里去轉轉“朕這次去得遠,要是晌午回不來,你和雅利奇就先吃飯吧,不要餓著肚子等朕。”
沈菡一邊點頭,一邊給他整理袖子“行,我給你的腰包里放了點心,用油紙包著。這幾種冷著吃也好吃,不會掉渣滓,都是一口一個的量,你悄悄吃不會被發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