鈕祜祿氏這一打岔,佟佳氏心中不自覺松了一口氣,殿里略顯緊張的氣氛也緩和了一點兒。
沈菡轉頭與鈕祜祿氏互相福身見禮“僖貴妃。”
鈕祜祿氏柔聲恭維了一句“賀姐姐晉封大喜。”
沈菡撐著架子淡淡一笑“謝妹妹。”
沈菡與鈕祜祿氏打交道不多,對她的印象只有漂亮和不太愛說話。
其實論容貌,鈕祜祿氏與沈菡不相上下,她還年輕許多。
但她身上完全沒有孝昭皇后那股氣派,明明出身大家,不知為何卻總是顯得嬌嬌怯怯,還不如出身包衣的宜妃大方。
最神奇的是,她進宮成為貴妃也有好幾年了,還有了十阿哥,怎么現在看起來依然是這副模樣和脾氣,竟沒有大改
鈕祜祿氏見沈菡這次言語不似從前那般柔和,心里有些發怵,沒敢再說話,尷尬地退回座位。
佟佳氏借這個緩沖調整好了情緒,再開口時已經面色如常“德貴妃剛回宮,又有晉封貴妃這等大喜事,諸位姐妹合該道聲喜才是。”
沈菡隨手端起邊幾上的茶盞潤口,沒接話,但也沒拒絕。
皇貴妃發話,德貴妃又如此威儀,其他人當然不敢怠慢,何況她們本就該給貴妃見禮。
惠妃是四妃之首,自然是她來領頭。
惠妃攥緊拳心,面上卻不敢流露出絲毫不忿。
她恭恭敬敬地起身,率領眾妃站到沈菡的座前,向沈菡行禮道賀。
“貴妃娘娘萬福金安,恭賀娘娘晉封大喜。”
沈菡坐在位子上安然受了“諸位姐妹請起。”
眾人回座后,方才還有說有笑的側殿里,一片靜默,直到開席都沒有人再說話。
慈寧宮的宮宴是由禮部請旨備辦,席面乏善可陳。
尚膳女官在慈寧宮的寶座前擺上太皇太后的御宴桌,加黃帷幕。
東面設了皇太后的宴桌,西南向稍后,左右設皇貴妃、貴妃、嬪等席位,東西向是公主、福晉以下,鄉君入八分公夫人以上宴席。
殿外頭丹陛左右則為公侯伯子男,及滿洲一二品大臣命婦的宴席。
天氣已經很冷了,但這些貴婦卻仍然只能在殿外吹著寒風宴飲。
一切布設完畢后,崔邦其前來側殿奏請眾人入席,佟佳氏徑直起身往外走。
其他人包括鈕祜祿氏卻都沒動,待沈菡放下茶盞起身后,才依次起身,靜靜跟上。
佟佳氏雖沒回頭,卻能感覺出是怎么回事。
她聽著緊跟在她右后方噠噠的花盆底聲,心中翻江倒海
眾妃到正殿中依次序立,眾福晉、命婦也都依次站好,在殿外恭候。
太皇太后最終還是撐著身體出來了,兩宮升座,宴樂奏響,皇貴妃率眾人行過禮后,方才分別就座。
接下來依然是宮宴進茶、進酒、進肴那一套流程,其間皇貴妃還需要帶著眾人不停地起身行禮。
雖然之后召了樂舞,笳吹過來助興,又有蒙古番部合奏、朝鮮及回部樂乃至百技雜耍,但大家都看過這許多年,也不甚新鮮了,而且根本沒有人的心思放在席面上。
沈菡雖坐在殿內,卻能感覺到不管是殿內還是殿外,都有無數的眼光正在打量她。
她沒動桌上的菜,只拿了一盞小酒盅,一邊賞舞,一邊時不時抿一口。
雖然她的前后左右都無人說話,但她的周身卻好像縈繞著無數細碎的話語,一個無形的罩子正漸漸包裹住她
太皇太后勉強撐到了半程,起身退席。
之后的宴飲顯得更加潦草,沒多久就散席了。
佟佳氏率領眾人向皇太后行三肅一跪一拜禮謝恩,大家各回本宮。
這一夜,紫禁城內外注定有很多人無眠
延禧宮。
宮女見惠妃回來后面色就不甚好,小心道“主子,可要更衣”
惠妃捏了捏眉心“先等等。讓人去東所看看,大阿哥今天在宴上可曾飲酒,飲了醒酒湯了嗎問問看他有沒有難受,有沒有吐。若是腸胃不舒服,叫太醫來看看。另外,吩咐小廚房做些奶粥和適口的小菜送過去,若是阿哥沒吃好,也好用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