梢間與次間中間用一架巨大黃花梨邊框嵌螺鈿玻璃畫座屏間隔開來。
沈菡目測這架座屏高度至少有三米,長是寬的兩倍有余。
原本在房中放置這樣一座高大的圍屏定會使屋內顯得壓抑,但這架屏風的屏心采用的偏偏是玻璃畫,透光度極好。
屏風共八扇,每扇四格,上面畫著八種不同的花卉、游魚、賞瓶,十分精巧。
沈菡縱在宮內見慣了好東西,這樣工藝的屏風在紫禁城還是頭一次看見。
冬日暖陽穿過窗欞照進屋內,被高大的玻璃屏風漫射開來,整個屋子都亮堂起來。
這樣好的手藝,細膩的材質,竟只用來給貴人們做屏風沈菡問玄燁“既然玻璃能做屏風,那能不能也用做窗戶呢”
玄燁一愣,這倒是從沒想過。
沈菡“我看這光照進來,讓這玻璃一映,屋里顯得亮堂多了。而且它這么透亮,又比紙窗厚,想必更暖和,不正適合做窗戶嗎”
玄燁想想,覺得挺有道理,而且古時亦有琉璃窗的記載“只是私密性不行,太過透亮,恐有歹人窺伺。”
沈菡覺得這根本不是問題“里頭掛個簾子不就行了,床有床簾,窗也可以有窗簾啊。”
玄燁一琢磨,點頭道“這樣也成,倒是個不錯的法子。”
不過這事兒也沒那么容易,玄燁和沈菡說這個事“做窗戶倒是可以,只是現今庫里玻璃的余量不一定充裕,這不是咱們自己造的玻璃。”
這扇屏風用的玻璃其實西洋那邊兒經水路販入廣東,廣東督撫進上來的。
之前玄燁一直沒想好這個能做什么,放在庫里挺久了。
后來沈菡要遷宮,玄燁安排正殿擺設的時候,想起往日兩人一直愛在東次間看書說話,她經常嫌屋里不亮堂,看書久了眼睛酸,這才琢磨著用這玻璃做扇屏風,既精巧又能給屋里提亮。
不過貢上來的玻璃這次已經差不多都用完了,他們自己現在雖然也能自己造出無色玻璃,但遠不如這個平整、光滑。
玄燁“朕倒是想著學他們這種技藝,但現在朕手里的西洋人對這種工藝都不太精通。”
之前玄燁就讓人在全國搜羅其他入境的傳教士,想教導皇子西學的同時,也是想看看能不能多學習一些他們的先進技藝。
但此事一直不見進展,真正有學問的傳教士也不是那么好找的。
沈菡無奈,有財力、有人力、有物力,偏偏沒有技術。
這也不是他們自己組一班工匠就能研究出來的事兒。技術的進步需要反復的實驗和時間的積累,最重要的是要有理論基礎。
憑空摸索,不知道要多費多少工夫。
不過知道玄燁有這個心,沈菡真是高興極了。
她也不明白歷史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明明她見到的玄燁對各種西洋知識和技術如饑似渴,恨不能全部山寨回來,一絲一毫都研究明白。
為什么康熙后期的朝廷反而到了那種地步呢
還有晚清
玄燁見她愣神“你很想要這個玻璃窗戶”
也不是不行,他可以先讓人去廣東那邊打聽打聽,現在海貿已開,說不定南邊已經有新玻璃運進來了。
玄燁“或者朕讓內務府設個玻璃作坊,只是改進制法,應當也不是很難。”
仔細想想用玻璃做窗戶確實是個不錯的點子。
紫禁城屋內采光不佳,即便是白天,屋內的光線仍然十分昏暗。
玄燁平日在屋子里寫折子時間久了,也覺得眼睛酸澀,最近視物甚至開始有些模糊。
若真是能自己生產玻璃,把所有屋子都裝上,定能極大地提高采光。
他越想越覺得可行,沈菡心中卻在猶豫,這件事她提出來對嗎,這算不算蝴蝶
只是玻璃,應該不要緊吧
雖然改變令她害怕,可是什么都不做眼睜睜看著,她又有些不甘心。
明明眼前有這樣好的機會,天時、地利、人和,她站在國家最高決策者的身邊,走到了能對他施加影響的地位。
只要她簡單的一句話,微微撥動一下這個帝王的心弦,以他的開明、聰慧和靈活,說不定就能改變些什么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