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年關將至,一進臘月,各個衙門都很忙。清溪書屋這些日子同樣是忙忙碌碌,一天到晚都有人在進進出出。
現在宮里宮外都已經知道皇上馬上就要下旨,冊封沈菡為皇后的消息了。
這些日子不管是命婦、內務府衙門還是園子各處的管事,過來向娘娘道賀的、送禮的、表忠心的、單純來表示親近的反正是種種理由,拐著彎兒的想和準皇后說說話。
打鐵要趁熱嘛
灶燒得晚了,主子娘娘那么忙,哪里還會記得你是哪根蔥
這種時候,沈菡哪怕是大著肚子,也不能再躲閑了。
一則,當了皇后,肯定不能像以前那么佛系了。
貴妃可以不愛交際,但皇后不行,皇后要為皇上襄佐內政。
什么叫內政呢
大到后宮的平順安定,皇家顏面的維護,皇子福晉、誥命夫人的約束規訓;小到妃嬪、宮女、太監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是皇后的職責,也都不能疏忽。
所以京中各位王公福晉、誥命夫人,她都得盡快熟悉起來。
不僅要知道這家當家的男人是個什么爵什么官兒,在朝里是個什么地位,和玄燁的關系怎么樣。還要摸透她們各家的譜系和姻親,彼此之間有沒有什么瓜葛或是忌諱。
不說知道這些有什么用,至少也得做到心中有數。
二則,人家大冬天從京城跑到園子來跟準皇后表示親近,道喜,沈菡也不好全都拒之門外做孤臣可沒什么好下場。
再加上臘月里還有各種大節小節,要舉辦諸多的宴飲儀式,單靠公主和王妃操持是不行的。
玄燁既然說臘月二十要下詔,那今年的年關大宴便是沈菡作為皇后的首次露面,馬虎不得。不自己親自看著,沈菡實在不放心。
紫裳拿著清點的冊子進來“主子,南苑把黃羊送來了,統共獵了十只,奴婢過去看了,沒傷著要害,都還活著。”
每年臘月二十三坤寧宮都要祭灶,要設供案、安神牌、香燭等,按例還要準備三十二種貢品。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南苑新獵取來的黃羊媚灶用黃羊么。
沈菡點頭“安排人好好看著,別給死了。盛京送來的麥芽糖清點過了嗎把祭灶用的量單獨挑出來,再額外勻一些備著,免得到時候有什么不妥。”
紫裳“麥芽糖、棗、栗等都額外預備下了兩份,做糖餅、黍糕也預備了額外的材料,主子放心,指定誤不了事。”
沈菡接過冊子看了看“嗯,讓人去慶豐司看看,年豬準備好了嗎還有打糕和米酒,務必不能出岔子,提前兩日運到坤寧宮,派專人看守。”
坤寧宮自從孝昭皇后死后,就成了祭祀的場所。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幾乎是天天都有薩滿祭祀。
春秋祭、四季祭、月祭、日祭,甚至每天的祭祀還分朝祭和夕祭。所以過年不但要祭灶,還有新年大祭。
平常朝祭每天用豬兩頭,年祭當天卻要用豬三十九頭因為要吃胙肉。
雅利奇好奇道“額娘,胙肉好吃嗎”
沈菡好吃個鬼
每年坤寧宮大祭,皇上、皇后要率妃嬪在東暖閣同受胙肉。因為這個肉是祭神用的,所以只能用白水煮,五六成熟就要出鍋。
半生不熟,毫無滋味的肥肉,想想就知道是什么滋味了
偏偏這是祭神用的,不好明說。
沈菡摸摸閨女的小嫩臉蛋兒“挺好吃的。”大概只有神會覺得好吃吧。
玄燁回來正巧聽見了,看了沈菡一眼,沈菡沖他使眼色不要拆穿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