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生活在紫禁城的后宮妃嬪們,哪怕只是個貴人、常在,甚至答應,宮女在宮中所享受的物質生活標準也是挺高的。
當然,這并非是與衣食富足、生活多彩的現代人對比,而是與同時期的普通百姓對比來看。
玄燁是個很注重民生的君主,為了了解民情,他會要求底下的臣子事無巨細地上奏所轄之境的民生百態。
所以各省督撫給玄燁上的折子可謂五花八門,不但有對當地米價、糧價和世俗百態的稟奏,有時候百姓打架、市井斗毆、商戶爭執這等小事,也會被羅列在內。
玄燁之前讓浙江巡撫匯報當地百姓的生活狀況,兩人還曾就這封折子討論過。
玄燁拿著折子指給她看“沒想到江南農民百姓中條件比較好的家庭,每個人一天的口糧也不過才一升大米,只有極少數有能力的家里,才有可能多過這個數目。”
沈菡接過來細看,折子上還寫著百姓們過日子,每日的飲食是要要分成葷菜日和素菜日的。
沈菡有些不解“一個五口之家,葷菜日每天要花去三十文,素菜日每日也要二十文”葷菜貴可以理解,素菜也要花費這么多嗎
玄燁對市面上的物價還是挺清楚的“若按二十文來算的話,大約不是純素,可能用些魚肉來配菜”
這已經是上等人家,換做普通人家,大約一點兒葷腥都見不到。
沈菡穿越前也是平民百姓,也聽老人講過日子不好的年歲,生活有多么不易“我看這個葷菜日,大約也不是家里人想開葷就能開葷的。許是只有喜慶的大日子、宴客的時候,能舍得正經吃個葷。”
玄燁還挺意外她竟然知道這個“是啊,生民不易,沒有大事,誰家舍得動用這么大的開銷。”
兩口子圍在桌前算了一筆賬。
沈菡掰著指頭數了數一年里的大日子“元旦、元宵、中秋各種節日再加上老人過壽、宴客,大概一年能有個二十天吃葷的日子差不多吧”
玄燁點頭“至多也就是二十天了。”
沈菡“那以五口之家的標準算,除了吃飯,算上住房、衣服、各種用度”
兩人按照這種折子上說的江南物價核算了一遍。
沈菡震驚地看著算出來的數字“一年竟然要九萬三千二百多文錢這么多嗎”
這是個什么概念呢
現在外面是銀賤錢貴,這筆生活支出換成銀子約等于一百二十兩左右。而現在各個職業的月餉水平卻遠遠低于這個生活標準。
玄燁對朝廷各官職的俸銀記得很清楚“除去祿米,現在八旗的馬甲,每個月的月餉是三兩銀子。綠營普通士兵算是一兩五錢,內務府蘇拉月餉一兩,而衙門里掃院子的,每月只有五錢銀子。”
兩人對著這筆經濟賬呆坐半晌,合著之前看起來已經很不富裕的生活,竟連在衙門里干活兒,吃公家飯的人都享受不起,更不用說外面的百姓了。
玄燁輕輕嘆了一聲,收起了桌上的草紙“任重而道遠啊”
沈菡卻想起據說康熙末年貪腐成風,戶部銀兩被官員借到虧空,以及雍正后來懲治貪官污吏、高薪養廉的事
不得不說,有因必有果啊。
這么看來,也怨不得這世間那么多女子向往成為后宮主位在衣食溫飽都是奢望的時候,哪有工夫想其他的
宮里現在只是貴人的份例,一年就有銀一百兩,數匹綾羅綢緞,針線棉花,甚至每年還有四張里貂皮,十張烏拉貂皮。
單是每天的飲食供應就有豬肉六斤,米面糖油、醬醋菜瓜無數,每月還有雞鴨等小牲口八只,羊肉、茶葉等等供給。逢年過節還有各種賞賜。
和宮外的百姓、普通旗民,甚至大多數低等官吏之家相比,簡直是天上的日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