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菡看出來了,胤禛這是接到玄燁給的功課,一時熱血上頭,沒多想就沖過來請命了。
她無奈地搖搖頭“胤禛,不是額娘攔著你辦正經事,額娘也很支持你去外面多看一看民生百態,做些實事。但你現在不是個孩子了,考慮事情不能再憑著一時的熱血義氣,而應該顧全到事情的方方面面。白龍魚服,便是你安全到了地方,但不表明身份,你又如何調取當地衙門的各種檔案文獻再有,一村一世界,村民們大多排外,你一個陌生面孔,用什么理由跑到人家地頭上轉悠呢”
不把你當歹人打出來算好的了。
胤禛讓額娘問的啞口無言,面上露出幾分窘迫“兒子,兒子沒想這么多。”
沈菡直白道“那你就回去好好想想,想好了再來。你若是想請旨出去,就要拿出能說服我放你出去的萬全計劃,讓我知道你對路上可能遇到的各種情況都做好了打算,不會出現意外。不然,就算我這里心軟答應了你,你阿瑪能答應嗎”
沈菡一般對孩子奉行的都是鼓勵式教育,很少這么不給面子,開口反駁孩子們的想法。
但自從上次聽到胤禛和玄燁的一番對話,沈菡就發現胤禛說話做事有點兒過于“理想化”,特別想當然。
她也不知這是不是因為孩子到了青春期,還是少年想法總是比較多反正他考慮事情特別感性,脾氣也變得有點兒急。
這不太好,急則生亂,亂中出錯。在后宮里混尚且不該急、不能亂,何況朝堂
沈菡點了點兒子“務實是你的好處,但缺乏耐心卻是你的短處。同樣是為民做事,你阿瑪培育一個稻種花了足足十年的時間,為了推廣它,使之有益于百姓,已經做好了窮盡一生,收獲甚微的準備。你呢你覺得換做是你,以你現在的脾氣,又能等幾年呢”
胤禛頭一次在額娘這里碰了一鼻子灰,但額娘說得有道理。他第一次接觸這樣的大事,急著想借此機會向阿瑪展示自己的才干,卻丟掉了謹慎和耐心。
胤禛起身行禮“兒子思慮不慎,失于焦躁,請額娘恕罪。”
沈菡看他知錯了,了拍他的肩“額娘沒有怪你,你明白就行了。回去好好想一想,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多看看你阿瑪在一些事上都是怎么做的。如果最后你還是想出去,直接去請示你阿瑪,只要你能說服他,額娘再無二話,馬上給你打點行裝。”
胤禛不好意思地摸摸鼻子“是,兒子告退。”
回到書齋后,胤禛坐在書案前看著桌上厚厚的一摞農書有些懊惱他這次一定讓額娘失望了吧
明明他剛剛對額娘發下宏愿,立志要為國為民做一番事業,卻連最基本的耐心和周全都沒有做好,實在愧對父母和顧先生一直以來的教導。
胤禛心情沮喪地翻開眼前的農政全書默默研究起來,好高騖遠要不得,他還是先安心讀書吧。
玄燁回來后聽沈菡說起這事后反倒很高興“我說怎么別人的折子都交了,老四的卻遲遲交不上來,原來是這么回事。他能有這個心是好事,打擊他做什么”
他倒是很喜歡胤禛這個性格,不愛紙上談兵,也不喜歡空談大話,凡事必要了解個清楚明白,務實。
沈菡卻道“我沒說他務實不對,辦事較真兒也沒什么不好。只是他最近性子有點兒急躁了,不夠沉穩。有想法雖是好事,可是在朝廷里做事不能那么只憑理想。這世上利國利民的想法多了去了,但動動嘴皮子容易,真正執行起來卻很復雜。”
沈菡自己掌管宮務后學會了很多事,其中最深刻的就兩點謹慎、務實。
有時候上面人異想天開冒出一個新想法,明明出發點是好的,但最后落到下面,真還不如無為而治來的清凈有效。
沈菡想起有件事還沒告訴他“上次我不是想讓人查一查宮里太監有沒有貪污受賄、克扣底下份例的事嗎結果后來顧問行接過去查,誰知竟查出了我這里的季泉借此事收受賄賂,包庇犯罪太監”
這事說起來就叫沈菡生氣
早知道她就不叫自己人去查了誰能想到底下的太監為了掩蓋罪行花招兒百出,不但有拿銀子想買通季泉的,竟然還有搜羅良家女子獻給季泉當小妾的
沈菡生氣倒不是因為查出季泉有損自己的面子,而是實實在在被這事惡心到了“敬事房查出來,季泉在宮外不但有處五進的大宅子,娶了妻子,還納了三房小妾”